有及時通訊真好,同學四海一方,假日還能談蔔說佛經。相談皆鴻儒,往來無白丁。......
《本文開始》
同學們在朋友圈裡談論宗教哲學,發言者都誠心求了知識,從儒釋道談到基督教,佛經到聖經,還有人提“賽斯”的靈魂不朽,最後從易經說到卜卦。
其中有一同學甲,說他依照孔子寫的『繫辭上下』,用50支竹簽卜卦。
我忍不住插花:
同學你讀『繫辭上下』,用50支竹簽卜卦。
準不準你自己一定知道,我不質疑。
但是,我質疑孔子在春秋時代收集的數據,促使他自己認為『繫辭上下』足以導出正確的預測,到了21世紀應該100%不夠用。
人生到死的機遇其實是混沌的,也就是改變航道的因素無法估計,也無法重播。有人早一分鐘出門,搭的那一班車出了車禍,失去了一切;晚一秒,安全進入考場,考上了好學校,找到了好工作,成就了美滿姻緣。
我用一個時間,一個事件做例子,實在太簡陋了,人生際遇一定複雜得多了。即使『美滿姻緣』四個字,也無法真正形容一個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一個香港朋友William在報社工作,1995年投資8萬港幣去學鐵板神算。
三年有成,老師告訴他『鐵板神算向來傳子不傳女,你我有緣,故教你。』
鐵板乃祖傳24本數據書,用八字(出生年月日時分秒)可以查到一個人的一生,父母兄弟姐妹,何時出生、結婚、生子、功名利祿…死亡,就像一個索引,一個個連接下去。
學成後,William在報社成了半仙,大家爭先找他問卜,不用翻鐵板神算24本,半仙靈驗的傳說在行業間傳佈著。
William是我當時工作的視窗,我們一起工作2年多,我從來不提這檔事。
工作要結束了,William好心要送我一個禮物,幫我排鐵板神算。
我是包不同,敬謝不敏。
為什麼?William不明白
我說:老師給你原版的鐵板嗎?
不是,我拿去拷貝,老師限七天歸還。
原版是手寫的嗎?古時候那有影印機。
當然!
問題就是手寫的。歷代相傳,抄寫一版一版傳下來。
抄寫一次,錯誤0.1%就好了。
傳到你的師父,不知道是第幾版了,數十萬字,不知道有幾百個錯字。
我的八字中的“時分秒”,準不準我自己都不確定,其中一個連結,剛好遇見錯字,那就冤了。壞了你的神算美名,不好。
William 笑說:你胡扯!
我說得婉轉,其實我懷疑的是祖師爺沒有實驗就創造了那24冊的數據。
或者他的取樣技術太原始,樣本太少不足採信。
同樣,我也質疑孔老夫子數據形成的可靠性。
今天電視收視率的採集辦法是收視率公司和全台灣2,000家庭簽約,每次看電視時要按下誰在看那一台,系統本來就記錄了這一家人的性別、年齡、職業…的資訊。收視率公司拿“那時段那個節目被收看的比例”的數據來盈利。
在有機上盒的大數據(Big Data)時代,取樣2,000件的收視率難免要出現荒腔走板的窘境。
卜卦如果和數據無關,那我就是來搗蛋的了。
同學乙沒有沉默,認為周易64個卦,歷代聖人賢人以儒家易作為人生義理的探討,到了漢朝才開始應用於卜卦、風水。認為即使擲筊得籤也要以聖教為皈依,卜不卜籤不籤,皆無礙人生的美好。
同學丙認為他小時候排過八字,說『56歲有一機遇』,果然到了56歲出現了一個機會,但是被他拒絕了。
問:『這算是準?還是不準?』
我回答:
看你信不信?還是科學不科學?
事情根本就沒有發生,準不準?你還問?
哈哈!
科學不是信念,科學是方法。
科學無法證明的,不一定就不存在。
如果不用科學方法,人類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同學丙,認為我們兩人姓名有一個字相同,問:是巧合還是命定?
我回答:
巧合還是命定,看你信不信咯!
我大學電磁學老學不好,倒是對“被扔到天空的的石子,如果有知,一定會以為自己在天空的軌跡,完全出於自己的意願。”這樣的句子,發生無比的興趣。
常常問“我也是石子嗎?”
賽斯迷丁同學,我問自己是不是石子,問得好。因為賽斯說過:『我們都是被丟進時間系統的石子。』說了一個三個時空積木的理論。
我聽不懂,無法翻譯。
哈哈!同學討論宗教哲學,樂趣多。
我來打諢插科,唱唱花臉。
同學乙說得最好:卜不卜籤不籤皆無礙人生的美好。
何必卜,何必籤。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