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國王變上帝:電子書的新出路
  那福忠 February 20, 2001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根據業界的預估,電子書的近期市場仍不看好,盡管各式各樣的平台相繼上市,各種營運模式大力促銷,但出版商無法獲利的現實仍然存在。大家心目中的電子書,多是印刷書的數位版,以今天的價格來說並不便宜,而且可攜式的閱讀器品質也不夠好,所以大家放棄紙張的意願不高。

上週在紐約的 Booktech East 研討展示會上,World Book 的發行人 Michael Ross 作了一場精闢的演講,對台下的出版界人士有所激勵。他說,出版業給讀者的,應該是更多的專業服務,也就是編輯上的服務,而不光是出版品內容,在網路環境之下,如果說「內容是王」(Content is King)的話,那麼「服務就是上帝」(Service is God)了。

Ross 讓大家別管所謂的「新」經濟,因為經濟並沒有改變,如果不從底部做起,就爬不上頂端,所以他倡導對讀者進一層的服務。World Book 是美國一家老字號的出版社,創於 1917 年,以出版兒童與成人百科全書、參考書稱著,尤其對兒童讀物特別的專業,深獲家長與老師的佳評。隨著資訊時代的腳步,百科全書也有了電子多媒體化的製作。

參考書類的讀者服務,是顯而易見的,讓訂戶查閱最近的更新、附帶業界新聞、查詢引擎,幾乎成了參考書出版的標準模式,也是讓讀者繼續付費訂閱的方式。另一大宗出版刊物,是科技期刊,其中最有價值、市場性最強勁的,就是文獻的線上參考。網路期刊的最大好處,是能把參考文獻直接連結、或至少連結到原文的摘要,使讀者立即掌握來龍去脈,使學術研究的生態為之改變,這是傳統印刷期刊無法比擬的,而市場的新趨勢,是在期刊出版以前,就先讓網上訂戶讀者看到定稿的資料,這對以研究為業的讀者,當然有很大的誘因使他們付費。另外像財務類的期刊,早已經各式各樣的電子化個人化了。

與參考書與專業期刊來比,一般休閒的書與雜誌,變成上帝的機會似乎小了許多。但回想 Ross 的話,若從讀者服務做起,進天堂的路似乎又寬廣起來。Napster 的成功(雖然官司纏身)是因為顧客導向,讓愛音樂的人自行交換、自己製作,那麼書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出版社盡可以讓讀自行編撰、然後代為 POD 印刷、或以電子格式送給親友。至於電子版本的交換,只要收取少量費用,還是可以與原作者妥協的。Napster 一度有收費的想法,這次若能挺得住官司,恐怕就要收費了。

這種隨需 On-Demand 的製作服務,在美國大學裏已經開始了,有的教授不需要全本教課書,選擇這學期用的章節,讓出版社隨需印製。另外像旅遊、手冊、指南等等,更是能依需求製作的好對象,甚至依個人需求製作。作好的刊物,是電子版還是印刷版,已無關重要了。

電子出版談了這麼多年,多以出版製作技術為重,隨需印刷(Print On-Demand )的「需」,也是從出版人自己這邊著眼,現在要往前推一步,「隨需編輯」,才能真正做到為讀者服務。Ross 讓大家把這個基礎打好,別再追逐新經濟的影子,因為成功畢竟是從顧客來的,不是從追逐市場的新名詞來的。

本文連結網站(供列印參考)

Booktech East Conference < http://east.booktechexpo.com/ >
World Book, Inc. < http://www.worldbook.com/ >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