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成立於 1877 年,幾經換手,由 Graham 家族長年經營至今,為美國首府華盛頓地區的政治性報紙,發行量 47 萬份(星期日 83 萬份),排名全美第八。2005 年是美國報業收益最好的一年,廣告收入將近 500 億美元,但從此以後發行與廣告雙雙下滑,華盛頓郵報的利潤在 2005 年還有一億多元,現在反賠五千萬元。
美國報業近年盛行買賣併購,據媒體仲介機構統計,最近一年半就有 40 家報紙、涉及 101 種報紙的交易,單就股神巴菲特就買了 28 種報紙。巴菲特十歲當過報童,對報紙情有獨鍾,在股東會說他收購報紙的理由,是因為報紙在地方仍有很大的優勢,他要讓偏遠無報可讀的地區有報可讀。
Bezos 自然早就看到華郵的價值,至少看到在他接手之後的價值,但在投資上卻等到最佳時刻出手。預計兩個月交易完成之後,會成立一家獨立的報紙公司,但不會上市,華郵的名稱也會因此更改,雖說原來的發行人、持行長、總編輯都慰留原職,這些前朝高官遲早都會離去,讓亞馬遜的動能進入編輯部。
華郵雖然是地方報,卻在一些政治議題的報導上超出範圍,像早年報導讓尼克森總統辭職的「水門事件」,以及最近揭發國家安全局大舉收集網路資料的「稜鏡」專案,對編輯來說這些都是新聞上的成就,但卻讓業務的經營失去方向。Bezos 在給華郵的公開信裡強調地方新聞的報導,他說要先瞭解讀者關注的事,然後反過來從讀者關注的事開始報導。
業界當然知道 Bezos 不止把華郵變成一個好的地方報,他必然運用華郵的政治專長,站上領導地位。報紙的觸及範圍有限,主力必然放到網路上,大家都等著這位數位行銷天才,要怎麼創造報紙的網路新產品,又麼樣與電腦、智慧手機、智慧電視、Google 眼鏡、iWatch 等新電子媒介綁在一起。
亞馬遜的「推薦」技術,可能最先啟用,讀者讀過一篇報導,系統就會推薦類似的報導,不限文字,圖片與影視一併推薦,而且也不限於近期,與以前的典藏資料庫連在一起,讓讀者從今天的新聞回塑到許多年前,提升讀者對新聞的興趣,甚至可藉以增加收入,業界猜想 Bezos 已經與華郵的編輯談這些事了。
當然不能忘 Kindle,以後的 Kindle 可能與華郵綁在一起出貨,華郵的新聞影片也會出現在
Prime 訂戶。另外「推薦技術」會擴充到亞馬遜商品,從華郵讀者的身份、地點、讀過哪些新聞、買過哪些東西,來推薦可能有興趣購買的商品。Bezos 的精闢分析,善用個人的行為來推薦促銷,是亞馬遜成功的一大因素。
Bezos 有一個「嗜好」,知道的人也許不多,就是發展太空船,讓大家都能便宜的飛到地球低空軌道,體驗一下無重一身輕。在他十八歲唸高中的時候,就對人說他要建造大型太空旅館、遊樂場,容納幾百萬人繞行地球軌道。亞馬遜的成功,讓他在 2000 年成立了 Blue Origin 太空公司,研發製造太空船,近年不斷試飛,這當然也讓以後的華郵增加了新的報導題目。
Bezos 與他的「饅頭」形狀太空船(圖片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