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貴踏入新聞媒體,是紓困的救主,還是轉型的動力,華頓學院的教授認為都有可能。科技新貴有足夠的資金,新聞媒體不但可以維持正常營運,也可以做轉型改革的嘗試,這也是靠善心有錢人捐助的模式。
比資金更重要的是,有機會打破偏執媒體的「回音室」(echo chambers),因為科技的視野寬廣,運用科技思維的內涵,設計新的結構,製造更正確的言論來「告知」大眾。當然,讀者大眾也要開放心胸,願意接受新的新聞媒體,才能相輔相成。
註:善心人士捐助新聞媒體的成功例子:ProPublica
一位三十多年的老報人 Stephen Engelberg,從拿稿小弟做到報紙總編輯,經歷了報業的繁榮與萎縮,他踏進報業是醉心於調查性新聞報導的熱忱,因為調查新聞是報紙的核心價值,但幾十年來大環境的變革,把大家陷於急速求變的幻境,迷失了方位,裁員縮編,再也無力製作花耗人力與時間的調查新聞報導。於是他邀約志向相同的資深編輯與記者,在熱心人士捐助之下,於 2007 成立了 ProRepubica 新聞網,專業調查新聞。發展到今天,與近百家重要新聞媒體協力合作,成為重要的調查新聞資源,並分別在 2010 與 2011 兩次獲普立茲獎。
(參閱本專欄 September 30, 2009「三十年報人回歸原點」與 April 19, 2010「普立茲獎首次頒給線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