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昨天是明天的新聞
  那福忠 August 22, 2016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報紙是昨天的新聞,或者說是舊聞,如果說昨天的新聞刊載到明天的報紙,等於是兩天以前舊舊文,那這份報紙還有人看麼?但這正是美國奧立岡州立大學 Peter Laufer 教授呼籲的「慢新聞運動」(Slow News Movement)。

   他說「慢」的想法是從「慢食物運動」而來,慢食物是健康的食物,不危害環境,也不損及種植、養殖、處理食物的人,對所有的人都有好處,慢食物的反面是快食物,也就是俗稱的「速食」。現在的新聞也進入速食時代,所以要把速度放慢,給大眾更健康、更有營養的新聞,而「昨天是明天的新聞」正是慢新聞的精神,減低急迫性,讓讀者與記者雙方都有貴的時間去思考。


(「慢新聞」與「慢食物」。取自網路。)

   Laufer 教授在世界報業協會的編輯論壇說,慢新聞是把日漸加快的新聞速度往回推一把,傳統的新聞營運模式日漸式微,增加新聞速度或認為是有效的因應方法,使得記者與編輯必須同時忙於社群網路、影視、網路廣播、網誌、電視、無線電廣播的資訊叢林,為的是滿足更多看起來像新聞的內容。

   但更多的雜音、更多的媒介平台,並不必然成為新聞,爭取最快的速度,在混亂中反而失去求證的平衡。Laufer 教授的一位記者朋友告訴他說,每天要做的事太多,已經沒有時間來寫稿了,教授解釋說,他可能也沒有時間去思想,僅能純做沒有味道的報導了。

   Laufer 教授建議要先減少零卡路里的新聞,編輯部必須停止在讀者不需要的新聞上花精神,特別是浪費資源的連續報導。他舉例說,如果你自己家的房子失火,當然要立刻知道才好逃離,但別人的房子失火,甚至遠隔重洋有房子失火,你不需要立刻知道。連續報導火災現場,報導消防人員的繁忙,救護車的往返,對讀者只有浪費情緒,製造常態的焦慮。

   這都不是新聞,不過是膚淺、重複、沒有意義的喋喋不休,無論是電視、網路、或別的平台報導,佔據了時間與空間,吸引我們的眼球,這都完全沒有必要。

   那要如何取得營養充足的新聞?Laufer 教授說,如果每一個記者都在火災現場,那你就應該找一家受到火災撥波及的企業,寫一段深入報導。這當然在今天「剛才發生」的作業模式並不容易,但一旦這個模式不再影響你的思維,就自行瓦解。新聞編輯部的主管要做的事,是把記者編輯從「糖蜜眼睛的故事」拉回來,重新讓他們發揮已經被麻醉了的創意。具體的說,就是從現在的急躁報導退回來一步,來製作更有順序、更有價值的新聞。

   美國食物作家 Mcheal Pollan 多年呼籲吃的重要,對美國食品藥品管制局 (CDC) 的科學家們演講,提出著名的七項吃原則:不吃老祖母不認識的食物;不吃含五種以上成份,或成份中含有不會唸的字的食物;不吃最終不會腐爛的食物、蜂蜜例外;永遠帶著少許飢餓離開餐桌;不在超市當中、在超市邊門買菜,因為那裡是丟老舊食物、進新鮮的地方;與家人同桌吃飯,不與電視機一起吃飯;不在加油站買零食,20% 的美國人在車裡吃東西。

   在他 Slow News 的書裡,Laufer 教授把這七項吃的原則借用到新聞上,說吃與新聞有整體的連接。好的食物成本高,因為需要更細心的照料,而不是集體大量種植,從這裡就要讓讀者認可新聞需要付費的重要性。誰都知道在餐廳吃飯不付帳是一件不對的事,那讀者為什麼不把新聞也視同食物、水、汽油?

   讓讀者成為活躍的一員元素,是 Laufer 教授另一觀點,他說讀者漸漸對空洞、錯誤的資訊反彈,這些都是快動作的副產品,他鼓勵讀者主動的離開這些假新聞。他說讀者要參與、要被教育、要接受責任,同時也要付費,來追求高品質的新聞,而慢新聞運動正是專職的做這件事,提升新聞的實質:公平、精準、清晰。

   名記者出身的 Laufer 教授說,我們新聞人要教育我們自己、要教育教育我們的員工、以及教育我們的社會,因為我們正走向錯誤的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