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太空觀光越來越近了
  那福忠 June 20, 2016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太空科技,一向被稱作最複雜的整合科技,集合在一起頂尖人才、龐大資金、漫長時間,全球只有少數的國家有能力發展,而且是由政府帶動的。五年前,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停止了飛行30年的太空梭,往返國際太空站的人員與補給,改由俄國的太空船代送,同時也希望由民間太空技術接替,民間太空公司受到鼓舞。

   SpaceX 無疑是最早也是最受注目的太空公司,由天才實業家 Elon Musk(創辦 PayPal 網路支付系統、特斯拉電動汽車),在 2002 年創建,以技術為發展主軸,設計、製造、發射都是自行研發自己做,成為 NASA 指定運送物資到國際太空站的公司之一。SpaceX 的太空船稱為 Dragon,推動火箭稱為 Falcon,2012 年無人駕駛的 Dragon 首次與國際太空站接軌,完成運送任務。


(SpaceX 太空船 Drgon 運送物資到國際太空站)

   Falcon 是兩節火箭的設計,把太空艙 Dragon 發射到目的地,第一節是火力強大的推動火箭,有九個引擎,第二節是隨著 Dragon 進入軌道的調節動力,有一個引擎,第一節火箭推進兩分鐘後脫離,自動垂直下降到地面重複使用,以反 NASA 使用巨大火箭發射後即丟棄的浪費。這個特點,下降到陸地試驗成功,但試降到海裡的飄浮平台並不順利,因為火箭仍須點燃部份引擎,緩衝下降的墜力,致使水面平台搖晃,導致或火箭墜毀,所以以後應以陸地為降落地點。


(Falcon 頂著 Dragon 太空船發射、以及第一節火箭垂直降落海裡的浮船)

   新設計的載人太空船 Crew Dagon,預計明年由 NASA 太空人駕駛試飛,艙內可乘坐七個人,任何人都可以駕駛,或者完全自動飛行,由地面控制。艙內有四個大窗戶,可以各種角度觀賞地球與日月星辰,這樣的設計,顯然為日後觀光做準備。但 SpaceX 有更遠的目標,火星。

   太空運輸是一回事,更大的市場是太空觀光,亞馬遜老闆貝佐斯在 15 年前就看到了。貝佐斯用自己的錢成立 Blue Origin 太空公司,研發便宜舒適的太空觀光,讓觀光客坐在太空艙,升高到地球軌道,欣賞地球與外太空的景致,玩玩無重力的花俏。太空艙像個大饅頭,四周窗戶特大,讓乘客看得盡興。上升動力是自製的火箭,爬到一定高度與太空艙分開,然後自動安全回到地面,可以重複使用。觀光客盡興之後,降落傘把太空下降回原地。


(特大窗戶占了太空艙面積的三分之一,供六名觀光客欣賞窗外景觀)


(太空艙與火箭分離,以降落傘回到地面,火箭則自動返回地面定點)

   從去年 11 月開始無人飛行,都能飛到國際認定的太空邊緣,也就是距地面 100 公里的高空。太空艙位於 30 公尺高發射火箭的頂端,升空後一度達到 3 馬赫(音速、約每小時 1225 公里)的速度,約兩分鐘後與火箭脫離,艙內乘客即可鬆綁,享受無重力,然後以降落傘下降。發射火箭與太空艙分離後,則自動下降回到定點,作為下次種重複使用。至於什麼時候載人飛行實驗,預期兩年以後 2018 年,而正式營業與票價的資訊,要請大家注意網站的公佈。

   太空技術也許太難了,用簡單一點的技術,不必飛那麼高,說不定也可以創造另一級的觀光市場,創業僅有三年的 World View 公司就是這麼想的。目標僅高 30 公里,約兩倍半民航機的高度,但如果能在有趣的景點上空呆上幾小時,盡情的享受不一樣的地球畫面,加上舒適的座位、美食、電腦網路、衛浴設備,這樣的「近太空」之旅值不值 75,000 美元?


(World View 的近太空觀光船,由一個氦氣氣球在高空懸吊)

   近太空與太空邊緣相差 60 多萬公里,風景絕對不如 Blue Origin,更不用說體驗無重力的飄浮,但仍有相當的賣點。先是氣球比火箭穩得多,不必受火箭升空的顛簸之苦,到了景點可以停留幾小時,別的太空船只能短暫停留一、二十分鐘,而且艙內寬廣舒適,尤其有網路可與地面親友聯絡交談,這都是優勢,至於值不值回票價,就要問實際上去過的人了。什麼時候開放營業?不遠了,預計就在明年,2017 年。

   成立了 12 年的 Virgin Galactic 太空公司,可能是最早發展太空觀光的了。一架乘坐六人的太空船 SpaceShip2,掛在牽引母機 White Knight 的下面,帶動起飛,飛到一定高度,SpaceShip2 脫離母機,啟動本身動力繼續爬升到太空軌道,然後自己飛回地面。多次試飛成功,而且標出 25 萬美元的票價,已有 700 人登記。可惜但在 2014 年 10 改良後試 飛,失事墜毀,駕駛員一死一傷,整體計畫被迫延後,至於 700 人什麼時候能登機,還沒有時間表。(參閱 2013/5/3 太空觀光有望了


(SpaceShip2 太空船與 White Kight 牽引母機)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家的太空公司,發展中的還有以國際太空站任務為主的波音 Starliner,與 NASA 合作類似太空梭的 Sierra Nevada Dream Chaser,都預期在一兩年內載人試飛。而 NASA 自己的火星探測太空船 Orion,則預計七、八年以後試飛。十年之後,「忙碌的太空」不再指衛星了,是指各式各樣的太空飛行器,科幻電影一幕幕又將成真。

(本文圖片均取自網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