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網路作者。
   
  西海岸數位隨筆
美國西海岸 吸取太平洋與陽光精華 隨時有精彩故事發生
  June 27, 2017   歐美啟動「基本收入」實驗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已經實施五個月了,芬蘭政府給 2000 人每月 560 歐元(624美元),沒有條件,不分貧富,也不論有沒有工作,有沒有別的收入,這是一個「基本收入」(Basic Income) 的實驗,為期兩年,兩年以後檢驗結果,據媒體的報導,現在已經出現初步成效。基本收入又稱為公民收入、無條件收入,不是社會救濟,而是另一種社會福利,用意在打擊貧窮、激勵人心,來抒解失業與貧窮引發的社會問題。

WhatIfEverybodyGotFreeCash?
(如果每人都分到白花花的鈔票,你怎麼想?圖片取自網路)

   除了芬蘭,加拿大安大略省也即將類似實驗,從 Hamilton,Thunder Bay,Lindsay 三地隨機選擇18-64 歲之間低收的 4000 人,作為樣本,以三年為期每月發給基本收入,既有的收入與社會福利照舊,不受影響。這是北美洲十年以來首次基本收入實驗,寄望給貧窮、膨脹的官僚、越來越朝不保夕的工作,尋求可能的解答。省長 Kathleen Wynne 說:這是一個新挑戰的新世界,從技術到川普(美國總統),形成一個不確定與改變的風向。

   基本收入並不是新概念,幾十年來全球偏遠地區,有一些小規模的實驗,讓少數人脫離極度貧窮。但不勞而獲,不工作也能領錢,也是反對的人認為不合常理的最大詬病,因為會鼓勵好吃懶做,長期不工作讓人意志消沈,會減低鬥智,不事生產的人多了,基本收入的財源一旦出現問題,就發生不可收拾的惡性循環。

   基本收入的確會讓一部分人懶散,但基本收入的金額在設計上僅夠維持基本生活,沒有餘額用在基本生活以外的活動,如果僅靠基本收入為生,生活還是艱困。基本收入的單純用意,顯然在經濟上的補助,消彌貧窮,減少犯罪,從長遠看可以節省國家很多費用。但更重要的用意,在讓人放鬆、更有幹勁,在沒有生活壓力之下,發展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貢獻社會,而不必屈就僅為生活的工作。

   網路出現,電子商務漸漸替代實體的商店,傳統店鋪相繼消失。自動化出現,人工智慧漸漸替代人的勞力與腦力。這些高科技的進展,製造了「技術失業」(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失業的人並非沒有專業技術,也並非技術不好,而是這些工作被網路與自動化替代,這一風潮發展越來越快,有工作的人每天上班兢兢業業,說不定哪天看到公司來了一個機器人,就接到一張紅單子。

   技術失業也相對的製造了技術就業,新環境會創造出新的工作,但這些新工作是以前沒有的,也沒有人預備過要做的,至少是技術失業的人經過訓練才能勝任的,那基本收入能否彌補這一人力斷層,幫助技術失業的人,在沒有生活壓力之下發展潛力,在新環境找到適當的位子?說起來,基本收入與技術失業配在一起還挺合適,只怕做起來就不太容易了。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雜誌訪問了一位參加基本收入的芬蘭青年,他有藝術才能,富於想法,想創業,但失業在家,靠護士太太的薪水,他自己的失業救助,與孩子的福利過活。他以前是做窗框修飾生意的,幾年前破產,在當地找到工作,但多是木材、家具、金屬各類的低工資、臨時性質的工作,都讓他卻步,因為一旦工作就會損失失業救助,再申請就要曠日廢時了。

   六年來他一直想為自己的理想工作,他說他像是一個藝術家與實業家,但經濟條件一直不讓他實現,直到今年一月,他被隨機選上基本收入實驗的對象,每月無條件的收到 560 歐元,失業救助照舊,讓他立刻振作起來,幾個月下來,登記了一家影視製作工作室,而且有了顧客,他也剛剛答應兩家鄰居,為他們重漆屋頂。每月 560 歐元,讓一個幾近潦倒的年輕人活躍回來。

   芬蘭的基本收入實驗負責人說,兩年之中不會干涉這 2000 人的生活,實驗的結果要兩年後評估,不過從媒體側面的透露,五個月已經出現正面的效應。如果實驗成功,是不是推展到全國,負責人說非常困難,這 2000 人已經讓他覺得是夢魘,全國實施勢必進入更困難的層級。難在哪裡?負責人告訴「經濟學人」說:政治。


(芬蘭基本收入實驗解說影片。取自網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