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沒有人不知道 AI 了,這是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ence 的縮寫,是全球最熱門的議題,雖說是未來的技術,用到現實生活已不計其數,有的明顯像是自動駕駛汽車、或是下圍棋,有的隱藏像聽懂我們說話、辨認我們的臉孔。但 AI 究竟是什麼?是電腦、是機器人?能做哪些事?會替代多少人力的工作讓我們失業?以後會控制奴役人類?這一連串的問題,雖然每人有不同的解讀,但千頭萬緒,難免仍迷失其中。
什麼是 AI?取自網路。
有一位 AI 專家或許可以為我們澄清一些迷失,他叫 Rodney Brooks,是 Rethink Robotics 公司創辦人,發明多種高效能的製造業機器人,之前他是 MIT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理論與實務的雙重知識與經驗,也許可以告訴我們真正的 AI 是什麼,以及與我們對 AI 的認知、想像、憧憬、或是恐懼,有哪些異同。
這位 AI 專家說,錯誤的預估會導致不會發生的恐懼。我們怕 AI 的優越能力,替代我們、控制我們,甚至毀滅我們。這些恐懼來自很多人對 AI 的預估,但預估未必正確,這些讓我們害怕的事,也許根本不會發生。他引用一位已故的未來科學家 Roy Amara 對技術發展的定律:我們高估了技術的短期效用、卻低估了長遠效用。
衛星定位 GPS 就是一個例子,發展之初未達到高估的理想效能,幾乎停擺,以後經過幾次翻修,才達到今天除了定位以外的多功能效益。許多技術的發展都是經過這一歷程,電腦、基因排序、太陽能是如此,AI也是如此。AI 在 1960 年代效能被高估一次,1980 年代又被高估,但 AI 的長遠效用,可能是被低估了,現在的問題是多久才算長遠?下面簡述幾個概念,或可對 AI 的預估,進一步了解。
我們看到一張照片,一個人在公園裡玩擲飛盤,我們立刻可以回答一些問題,像是飛盤的形狀、大約能擲多遠、有幾個人可以同時玩、什麼天氣才適合玩。把這張照片電腦看,影像識別的 AI 軟體就會製作一個標籤「一個人在公園裡擲飛盤」,但不會回答別的問題,也不知道人、公園、飛盤是什麼。那電腦沒用嗎?當然不是,影像識別有很大用途,但不會像我們舉一反三。今天的 AI 功能極為狹窄,只能做好單一的工作,不會像我們可以從不懂一步步學到精專。
好萊塢的科幻片更是離不開 AI,AI 機器突然失控,造成災害,更能吸引對 AI 悲觀的觀眾共鳴,這當然是好萊塢戲劇化的宣染。任何科學與技術都是漸進的,如果有一個高智慧的機器會殺人,在這以前必有智慧不太高不會殺人的機器,在這很久以前,也必有一些低智慧受我們指揮的機器,在這很久很久以前,也必有一大批完全沒有智慧、笨拙彆角的機器。所以電影裡的突發 AI 事件不會發生,即使發生我們也早就有經驗與能力來應付。
Intel 合夥創始人穆爾 (Gordon Moore) 預測,放到晶片上的電晶體數目每年會增加一倍,以後改為每一年半,又修正為每兩年,幾十年來直到現在,使得數位技術倍數成長,大家稱為穆爾定律 (Moore's Law)。這個定律給大家一錯覺,認為很多技術都會這樣依穆爾定律「指數」(Exponential) 化成長,實是上這僅適用少數如電子技術,而且也即將走到盡頭。這幾年的深層學習使得 AI 快速發展,大家以為會呈穆爾定律式的倍數成長,但 AI 是經過 30 年才發展到今天這樣的。
AGI (Arit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也就是所謂的通用 AI,就是 AI 與我們有同樣的一般智慧,能與我們聊天、與生活在一起,有人說這或許就是未來的 AI。但 AGI 究竟會是什麼樣子,怎麼發展,沒有人確知,更沒有人說得清楚,有人試做實驗,效果也不彰顯。AGI 到底存不存在,也帶給我們想像空間與爭議,但 AGI 的爭議,或許僅是一個信念,但不是科學。
系統上線、升級、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Windows、iOS、Android、無以計數的 App,每天通知說有新的版本,更新以後會有哪些好處,至少是去掉哪些壞處,給我們的印象只是一個快。但仔細一看,這些都是軟體,軟體更新的成本極低,如果換做硬體就不同了。手機、電腦,為了市場更新或許快一些,但汽車、重機器、飛機、船艦,幾年、幾十年舊的仍在使用。所以技術並非整體性的快速更新,一般的錯覺是現在已經數位化,所以 AI 可以很快連接上、改變我們的社會,事實上所需要的時間,遠比想像的慢得多。
英國科學家、科幻小說作家(2001 太空漫步...等)Arthur Clarked 爵士,說足夠的先進技術與魔術無異。他說這句話是在 AI 普及以前,現在 AI 的繼續發展,也許讓我們對這句話多一層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