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單純就是美 - 1 bit 的未來
  呂理哲 Fed 20, 2002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lu@brainnew.com.tw
   

1997年有一家軟體公司採取RIP後的1 bit 影像來拼大版,雖然一直被詬病資料量太大,不適合印前的流程,結果這一套軟體卻在4、5年內佔有了超過60%的國內印前流程軟體市場。
網路頻寬越來越成熟,流程管理系統蠢蠢欲動想上網連上客戶的電腦,1 bit 的流程還行得通嗎?

本文開始

世界上 CTP直接製版機銷售最多的 Creo 公司,向來都是接收 1 bit TIFF 格式,不需要系統廠商提供任何軟硬體,只要電子底片 1bit TIFF。
海德堡2002最新的Meta Dimension 流程,就以Meta Shooter 專射 1 biot TIFF 到其 CtF/CtP﹔法國 Odessa 流程提供 G4 downloader 只吃 1 bit G4 TIFF,北大方正的 RIP 可以連接各種輸出機,也在 2001 下半年推出 EagleBlaster 打算將 1bit TIFF 送進輸出設備。
原來,就可以處理1 bit TIFF 的流程系統,更是卯足了勁,大力推廣這資料量大的影像格式?理由之一是「安全」─保證印前對了,印刷也一定沒問題。

由於數位打樣的品質,差不多可以取代傳統打樣,當然還有一些死硬派的印務,擔心彩色廣告可能無法讓客戶確認,到時候收款有爭議,寧願傳統打樣,甚至出單張底片,安全第一。這一點倒是情有可原,不管是意識型態還是觀念,總會是在新技術的趨勢中改變的。
如果數位打樣可行,所有的印前流程都能搬上電腦網路了。
用1 bit 影像來拼大版所以能夠成功,除了方便最後一分鐘的修改以外,就是安全性。何謂印前的安全呢?也就是校對時看的影像和上機印刷的結果是相同的,保證是有效的校對,才不至於印出來的出錯,這可能還得罰錢呢。

雖然所有的報社,為了將製好的版能傳到遠端印刷,向來都是利用G4 TIFF 格式,不遠千里傳來傳去,雖然報紙的資料只有1200dpi,一張A2 的報紙資料僅相當商業印刷一頁A4的資料量而已。畢竟RIP完的影像還是不如 PostScript 或是 PDF 輕鬆,報社捨輕取重必有緣由吧!
其實就是保證安全,就像傳送底片一項安全。而且印刷廠正一端,也不用例如RIP之類太複雜設備,不需要太高的軟硬體和人力成本就可以搞定,TIFF就變成了電子底片的標準。

三年前,報社傳電子底片,代價是一條至少從甲地到乙地的 T1 (1.54M) 專線,一個月數十萬元。今天的頻寬成本已經大幅降低,大台北地區E1 專線 2.0M 每個月只需要付一萬多元,印前作業網路化的腳步近了。

今天所有的印刷產業,都面臨供過於求的壓力,急企於尋找新的經營模式。將今天的流程搬上網路,肯定是一個有道理的改變,但是1 bit 電子底片資料量大,在網路上豈不成為障礙?
1 bit 電子底片或許還在等待個好的壓縮技術,但是需要傳輸的那段流程讓 PDF 這一位傳輸而設計的格式來代勞,一旦進入印前生產流程,是不是 PDF還是 TIFF 根本無關緊要。
何況,在未來數位印刷興起,如果不是電子底片,每一本書印十幾冊,也要製版肯定不會成功的,如果有了可靠的電子底片,數位印刷的商機才得出現。
你想一萬刷以上的市場已經全被輪轉機搶走了生意,平張機在 3000 - 10000刷的市場一片混戰,誰先打開3000刷以下的市場,才是未來兩三年的明主。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