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印刷創新報告
  呂理哲 June 30 2014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lu@brainnew.com.tw
   

      大環境不景氣,有人生意興隆,忙得不亦樂乎。印刷廠轉型不容易,有人轉來轉去,不亦樂乎。

《本文開始》

新加坡有一位印刷廠的老總藍复強先生,他老兄總是不安於室,每做一件事就想要創新,總要找出做得比別人更簡單的辦法,他的經歷剛好是一篇印刷創新報告。

藍先生把的自己經營的A&P Coordinator Pte. Ltd.印刷廠賣掉以前,原來在新加坡擁有一台四色印刷機和兩套全新加坡最早安裝的Indigo數位印刷機,藍先生對色彩的要求高,在新加坡有許多品質要求較高的客戶,有了數位印刷機以後,他認為原來用分光光度計掃描導表,然後重新修正ICC 文件的色彩管理流程,應用于處理短印量的數位印刷機上,效益實在太差,無法滿足數位印刷生意的需求。

於是,簡化印刷色彩控制程序成為藍先生朝思暮想的課題,在一次學術會議中他遇見了一位武漢大學『人工智能』專業的張能勝博士,是新加坡政府禮聘過來的高級人才,兩人聊天談到印刷色彩的控制,藍先生將印刷的網點和CMYK的原理說明了,張博士好奇地認為一個點可以用CMYK來表示,再依此去複製一個點的顏色,應該不是太困難的問題,為何印刷業會以此為苦呢?

會後各自回家,藍先生以為這不過是茶飯後的閒聊,並沒有特別的期待。不料,三個月後張博士來了電話,提到上次會議中的談話,而且表示可以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來解決印刷色彩控制的困擾。兩人相約又見了一面,張博士興奮地敘述他可以不用一般表示獨立色彩的LAB標準,只需要CMYK值就能控制顏色再生時的色彩。

藍先生也興奮地詢問其中的原理,原來張博士以肉眼接受反射光的原理來模擬顏色差異,利用人工智能將兩種顏色的差異拉近,就能將印刷的結果趨近於指定的顏色,張博士稱之為「反向色彩比較法」。

藍先生瞭解了其中的原理後,認可了張博士的理論,提出「除非你能設計成簡單的工序,三個步驟內完成顏色校正,否則反向色彩比較法只能算是一種好想法,不必要去發展成一個產品。」

張教授遲疑了一下說:「三個步驟,不可能吧?」

這次會談之後兩個月,張博士又來電欣喜萬分的說「可以了」.

於是,藍先生向新加坡研究院借調了張博士,成立一家公司 開發了一套簡單的色彩管理工具(ColorOK!)。後來,這一套工具雖然在市場上沒有推廣得很成功,但是其簡化了色彩管理的複雜性和專業性,不但讓A&P Coordinator Pte. Ltd.成為新加坡印刷品質著稱的印刷廠,也幫助了許多Indigo的用戶,新加坡惠普常常邀請藍先生去演講。

2005年藍先生先建立了一個印刷門戶去管理印刷生意,讓客戶印刷得到迅速方便的服務。他感覺到新加坡印刷機實在太多了,於是把印刷廠賣掉,透過同一個系統管理,把接到的活轉給2∼3家印刷廠去印刷。不但繼續經營印刷生意,每天印刷廠有多少活,那個客戶給了多少訂單或者那個合作印刷廠幫忙生產了多少活,藍先生隨時可以看到。

客戶一樣也能隨時查看自己訂單的進度,還可以指定生產進度到了哪一個階段,通常是出貨的那一刻,讓手機接到通知。

印刷廠的生意有了管理,藍先生不再擔心業務員離職,每一筆生意都有記錄,客戶文件常常改來改去,版本也有管理,降低了錯誤,減少了不必要的溝通成本。

藍先生常常雲遊四海,印刷生意每天還是上班下班持續工作。

像藍先生這種對大環境的變化這麼敏感的印刷廠老闆不多,中小型印刷廠的老總大多是事必親恭。就像一條漁船,船上所有的人都跳下水去捕魚,沒有人爬到桅杆頂端去看看天氣和海水的變化,當在熟悉的海域捕不到魚的時候,整船上的人都不知道哪裡有魚。

麻煩來了就慌了。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