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讓電腦來操作電腦
  呂理哲 March 04 2016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lu@brainnew.com.tw
   

      大家都在談論工業4.0,印刷廠的工業4.0會是什麼情況?
那一定是讓電腦來智慧印刷管理和生產的電腦程式,也就是原來人做的電腦工作讓給電腦,來操作電腦。

《本文開始》

大家看到媒體報導的機器人,在夏普旗艦店裡當推銷員,後台有臉部識別的軟體程式,會偵測出客人對目前的介紹的反應,即時通知機器人,改變話題或繼續深入目前的題目?

也有在家裡的機器人,可以陪你聊天,可以回答你天南地北的問題,提供最近的新聞,和你討論,和你一起歎息,一起哈哈大笑。

我們看到德國汽車工廠裡的機器手臂,靈活地組裝名牌汽車,看到美國亞馬遜的倉庫,自己跑來跑去的小車子,自己移動的大櫃子,在足球場那麼大的倉庫裡,打包網站上賣出的不同產品,卻不見一個人影。

這些都是我們對機器人的印象,據說他們會是即將在10∼20年內搶走英國35%,日本45%,美國 47%,中國 69%,印度 77% 人類工作職位的競爭對手?這可是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和英國牛津大學的2016年初研究報告。

機器人是由電腦來控制其動作的機器,根據市場調查單位的報導,1990年美國勞工轉作數位化新技術相關工作的比例是8.2%;2000年只有4.4%;到了2010年只剩下0.5%,也就是數位化新技術改變生產流程,需要人力操作的比例越來越低,到了2010年新技術越來越不用人手了。

數位化本來就是利用電腦來替代人手,當電腦的智慧越拉越接近人腦。許多工作職位元就不需要人手,或只需要少部分會管理電腦的人手就夠了。

電腦的智慧不就是電腦軟體的功能嗎?

以前確實是的,今天早已改變,未來一定不一樣。

以前,我們看印刷軟體能提供多少功能,越多的就越好。好比拼大版軟體,能提供更多種裝訂方式,好比RIP能提供更多不同的網點….

供應商相互打探,幾年下來軟體能提供的功能都差不多了,何況新版本增加的功能你也不一定用得上。因為以前我們利用電腦軟體來幫忙計算,計算檔案格式的轉換,計算咬口在印版上的位置….

以前的數位化是讓人操作電腦計算的結果,準確不失誤,軟體發展越來越成熟,十幾年發展下來,軟硬體的效率一再提升,卻似乎無法再節省人力,2010年美國數位化技術轉換人手的比例已經接近於零了。就是因為數位元化還需要人來操作,其實是電腦無法幫“人”下決定。

這個活用全開或對開的印刷機來生產,這個活應該採用雙聯或是獨立拼大版,那2本書的 8 頁可以合版?封面封底應該如何處理,內頁又要如何生產?這些都得人來判斷下決定,以前的電腦不判斷,當然離不開人。

今天,電腦智慧到底如何變聰明瞭?

人類沒有經驗就無法判斷,電腦也一樣,所謂的人工智慧(AI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應該是電腦裡建立了經驗資料庫(KM - Knowledge Management)記錄了專業的經驗資料,例如保險公司的KM,其實是收集了所有保險業務員的訪客記錄,給客戶什麼資訊,跟客戶說了什麼,什麼原因可決定買單,什麼關鍵客戶拒絕繼續交談…

沒有KM知識管理系統以前,這些記錄只是資料櫃裡的檔案,老業務員只能授課,舉例說明各種客戶的反應,比較可能的多是吹噓自己成功的戰績,無法提供後來者有效的建議;有了KM以後,菜鳥業務員可以輸入正要去拜訪客戶的個人資料,年齡、性別、家庭、經濟和婚姻狀況,從 KM 裡面找出最多成功案例的提案,那些關鍵點子創造了兩點,那些忌諱應該回避,一個菜鳥認真查詢KM,結案的機會一定會增加。

谷歌最近利用AI電腦AlphaGo 打敗了歐洲圍棋冠軍,就是其KM裡面有3,000萬筆棋譜、定石和殘局,人類歷史積累的圍棋知識都在裡面,應對每一步情勢變化,KM裡可能找到有用的成功的和失敗的記錄。

圍棋高手頭腦裡有許多相同的KM資料,級別越高的高手,記得最多的棋譜和勝負關鍵的棋步。如果AlphaGo收集的KM比對手多,電腦不會忘記,不二過,AI電腦打敗圍棋高手一點也不稀奇。何況今天的AI 科技已經發展出一種所謂“深層學習”的方法,就像專業學校找來資優生,只針對一項專業,持續研究、分析、實驗….,增加既有KM有效的資料量。

圍棋有361(19x19)個位置,每一個空位都能下子,一場比賽的可能變化根本就是天文數字,大家都知道圍棋是比賽聰明的遊戲。AlphaGo 有人類圍棋歷史積累的KM,已經是世界級的高手了,再讓兩台AlphaGo不斷地比賽,增加的KM恐怕遠遠超出今天世界冠軍的程度,電腦打敗天下圍棋英雄,為期不遠。

電腦被教會從KM的線索中,去判斷哪一個決定比較好,就可以下圍棋勝過聰明的人類。

數位元化的印刷生產流程中,需要選擇的可能不過就那幾項。一般的ERP開施工單時已經能說清楚,一個訂單需要的工序。如果把這些工序變成指揮生產流程的指令,電腦就能操作數位化軟硬體。

對一家印刷廠自己車間裡的生產知識KM,就是印前工程師設定的軟體選項;就是印刷師傅調整的墨鍵依據,只要訂單管理願意判斷訂單的需求,找來可以被指揮的生產流程軟體。

圍棋有天文數字的選擇可能,電腦都能決定下那一步棋更有勝算;一家印刷廠能裝訂方式有幾種可選?有多少設備可以選擇用來生產一個活件?

聰明的印刷管理系統一定可以讓電腦去判斷,再決定用哪一個選項去生產,簡單地說印刷廠智慧化就是讓(管理的電腦)去操作(生產的電腦)。

移動互聯網時代勢必影響印刷廠之間的協作方式,電腦和電腦利用網路來傳遞訂單和檔案,如果電腦收到了檔還需要“人”操作電腦去生產嗎?

讓電腦去操作電腦,就是最基本的人工智慧,印刷數位元化的發展正在朝這個方向發展。

未來印刷產業的競爭,肯定是比賽誰的管理系統更聰明。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