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來搶工作,人類少了許多工作,卻多了一個管理機器人的職位。
《本文開始》
未來學家馬丁福特 (Martin Ford)2009年寫了一本書『隧道(Tunnel):自動化 - 加速了未來的技術和經濟』闡明自動化的影響巨大,將導致結構性的失業和結構性的不平等。2015年馬丁福特又寫了第二本書『機器人的崛起』(Rise of the Robots),強調機器人技術發展成熟將引起未來失業潮的威脅,其中提到20世紀的自動化技術主要替代了未受教育或教育程度較低的勞動者,但是21世紀的機器人技術威脅的可是技術工作者的飯碗。
福特認為新技術的發展與前幾個世紀不同,新興技術將無法創造太多新的工作崗位;他推論極少的新興產業會發展成為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比如YouTube和Instagram這樣的科技公司都實現了(巨大的估值和收入),卻只需要(微小的勞動力)。
到了2018年,我們在確實發現了書中描述的現象,臉書、推特、亞馬遜、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京東以及滴滴出行... 這些獨角獸公司,都以很少的人力發揮了巨大的估值吸引力和營業額。
他們都是資源非常豐富的企業,有條件吸引國內外一流人才,也都分別投入了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機器人的研發,利用這些新技術去彌補各行業的無效益,成就他們在特定行業的競爭力,甚至可能顛覆傳統行業的傳統。
新興技術發展都朝向用機器幫人工作,2005年出版的世界是平的(作者 Thomas Friedman),揭露了美國許多公司將律師、放射科醫師、軟體工程師...之類的工作,外包給發展中國家。事隔十年,這些外包的工作大部分被電腦取代了,主要的技術突破來自於『機器學習』,機器從收集到的數據中學習了專業人士的知識,例如律師調查相關案例,記者寫天氣、體育、股匯市新聞稿,醫師寫X光報告...這類電腦已經學會的本事,電腦比人做得更好、更快、更便宜,而且不請假、也不會要求加薪。
即使是100% 依賴快遞員來接單送貨的大型快遞公司,有的正在發展“住點機器人”,要把包裹從辦公大樓的大門口自動分送到各層樓的客戶手上;有的正在研發無人機送包裹,要避開交通擁堵,飛過去完成快遞的任務。
看起來,機器人的崛起真的會搶走非技術人員的工作,連技術人員的飯碗也不一定保得住。利用機器工作的人賺錢更快,買不起機器人的人連工作都保不住。難怪馬丁福特擔心機器人發展下去,將會引發社會問題。
但是,另一個報導引發出不同的觀點,最近亞馬遜的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因為公司股價持續飛漲,成為全球首富,更打破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蟬聯18年的「最高個人財富紀錄」。
紐約時報指出,亞馬遜最令人驚豔的地方在於持續增長的業績下,人力需求還不停地增加,日前亞馬遜就宣佈,將在北美開設第二個總部,預計將增加 5 萬個新工作機會。
和其他科技大廠相比,亞馬遜的人力需求令人肅然起敬,在全球勞動力需求上,亞馬遜提供的工作機會是微軟的 3 倍,是臉書的 18 倍。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客戶訂單,亞馬遜搖身一變成為了一臺招聘機器。
從亞馬遜的角度來看,自動化與機器人並不是用來取代人力,而是讓員工的工作變得更省力,較不乏味,甚至還可大幅增加多方面的效率,讓客戶收到包裹的速度更快,滿意度更高。
專家認為,如果亞馬遜沒有運用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一定沒有辦法維持現在的營運成本,也沒有辦法替顧客降低購物成本,人們收到貨物的時間可能要更久,有些生意可能就被其他對手吸引過去了,例如:努力轉型的沃爾瑪。
機器人崛起改變各行各業無可避免,從個人生涯規劃的角度來看,應該在同行還沒有接納新技術的時間,儘早參與機器人的導入,早期機器人需要學習專業知識,需要教育,這一階段重要的是專業知識而不是軟體。如果機器人可以替代你的同事的工作,管理機器人或是教育機器人都是新興的職位。
從企業來看,競爭離不開效益,未來比的誰用的人少,所有的新技術全都朝相同的目標發展。
趨勢不可逆,個人或企業都無法反向而行。早一天迎接新技術,個人就有機會轉型成為管理機器人的職務;企業就有機會擴大規模,招聘更多的崗位。
印刷產業也一樣。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