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去媒體內容的化妝,才能認識真實的世界。
《本文開始》
好的科幻小說就是預言,作者不是要預測未來,而是要提醒社會,避免預言成真。
2012年底住在北京的小說家郝景芳發表了一篇科幻小說《北京折疊》。小說裏描寫了一個城市裏有三個空間,在一天24小時的時間裏相互翻轉過來,折疊過去,屬於第一空間的人數最少(佔6.5%),卻享受最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人數((佔31.25%))是第一空間5倍的第二空間,環境品質次之,人數最多的第三空間(佔62.5%)更等而下之。
如果用光譜的形式來描述三個空間不同的生活氛圍,不同的指數來表示從樂觀到悲觀,或是從幸福到不幸,有些第二和第三空間的人,不甘於現狀,努力改變試圖讓自己或下一代能夠進入上面一個空間。書中利用主人翁的故事,生動地描繪出社會的割裂和人們的焦慮,由於現實社會塑造了一個仿真的模型,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因而得到了第74屆雨果獎頒獎中短篇小說獎。
註:世界科幻協會的雨果獎堪稱科幻小說的諾貝爾獎。
郝景芳除了寫作以外,目前主要的工作是貧困地區學童教育和心理輔導,記者問她:人生的目標是什麼?她回答:洗淨鉛華、認清世情。
鉛華是塗抹在臉上的化妝品,這裡指的是媒體,組織或個人希望自己有說服力,在內容的表面塗上了色彩繽紛的化妝品。
大陸雖然新聞被過濾,但是知識傳播並沒有障礙,郝景芳這樣的精英還是可以洗淨鉛華,去探索真實的世界,引起我的注意。
我們都對世界有自己的看法,雖然沒有能力洗“淨”鉛華,也希望能把厚厚的化妝品刮下一角,幫助自己看清這個世界。
台灣的媒體充斥著被過濾過的新聞內容,可憐的選民卻把政黨搶奪公共資源的文宣當作知識來吸收,還幫忙傳播。資深的選民食古難化,終會漸漸退場也就算了;令人擔憂的是年輕的選民繼續被培養成一群不求解決方案,只要情緒發洩的信徒。
今天都說台灣好,大家只喊爽,不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明天可不一定?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