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網站:是助力、還是累贅?
  那福忠 May 30, 1999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最近有機會,有系統的訪看了許多華文網站,真是琳瑯滿目,令人印象深刻。這些大多代表大型機構的網站,其設計與目標雖各不同,但從其設計的心態構思來看,大致可分成助力與累贅兩大類型。

把網站視為助力的,是採積極的態度看待網站,想盡辦法,藉網路的活力,增加作業的產能,提昇作業的品質。把網站視為累贅的,想法正好相反,因為人家有所以我也要有,實際上把網站看成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製作網站則是多了一樣額外的工作。

其實,在網站之前,代表機構的出版刊物,又何嘗不是如此?有心的,就會把這本刊物編排的漂漂亮亮,當作促銷形象的傳播媒體;敷衍了事的,就隨便湊合,反正我也有刊物出版了。網站雖然類似出版,但效用與印刷出版截然不同,因為網站確實可以融合成機構運作的一部份,用印刷出版的構思來製作網站,實在是辜負了這個新的技術。

網站與傳統出版相同之處,在有固定的目標,有特定的讀者群。沒有一份報紙、沒有一本雜誌,會把所有的人列為讀者對象,網站自然也不應如此。事實上,網站的獨特性遠比印刷出版更多。沒有固定目標、沒有特定讀者群的網站,通常是敷衍了事的製作,也常由單薄或兼職的人力製作,把網站視為額外工作的苦差事,看成是累贅。累贅型的網站,特點之一,就是有大量的資料(不是大家想像的資料太少),但其結構鬆散、區分不明、相互關連不上,也沒有標示網站到底有哪些資料。

網站如果沒有目標,架不架設都沒甚麼區別。「人家有我也要有」,已經不再是合理的說詞,這個年代早已過了。全球上千萬個網站,多一個少一個,實在沒人在意。累贅型的網站,正反映出製作網站的機構,還沒看到網路與營運結合的景象,實在有急起直追的必要,以免近視越加越深。一旦領略到網路與營運能夠結合,網站的目標立即明朗,網站的對象也立即界定,剩下的也僅是網站設計的技術問題了。當然,網站也從累贅變成助力了。

助力型的網站,有特定的讀者(觀眾)群,網站因應而設計;希望藉這些讀者或觀眾群的上網,達成既定的營運目標,而網站遂可納入日常營運的流程。

這類正面積極的網站,其製作就不是敷衍了事的了,而需精心設計。到目前為止,大家公認的三項設計原則是,「好看」、「好用」、「不放人」。網上變化太快,也許明天就變成四項了。好在這三項都是指導性原則,不是實作細節,或許可維持較長的時間。

先說「好看」。好看不等於花俏,花俏的首頁已經沒啥意義了,除了網站的性質有需用像 Shockwave 一類的展示工具以外,實在不需要花花綠綠的首頁,尤其是要花長時間下載,更是令人不耐。對於常用的網站,很多人早把需要的網頁 Bookmark 起來,以後乾脆就跳過首頁。所以「好看」是指舒適的觀感,即所謂的 Look and Feel。舒適的觀感,應有調和的色彩搭配、調和的字體搭配、調和的畫面編排,至少要看上去不討厭。當然更進一步,要展示出網站的風格與特質。好看不代表網站的內容也好,但好看的網站才能吸引人去看內容,不好看的網站恐怕連這個機會也沒有。

「好用」就是讓讀者很容易找到需要的網頁。首頁的網站指南或 Site Map,都扮演「好用」的工具,如果網站首頁、或每一類別首頁,不能展示網站到底有哪些資料,這個網站的用處就大打折扣。讀者也許不在乎下到第五層才找到需要的網頁,但不會不在乎下到第三層仍摸不透:這個網站到底有沒有我要的東西?盡早讓讀者知道網站有哪些資料、明確標示讓讀者容易找到,就是最好的策略。如果首頁確實容納不下,就加一項 Site Map,以簡單文字結構列出網站內容。另外以查詢資料為主的網站,就要考慮不完整查詢的功能,以便讀者即使僅說出部份的關鍵詞句,仍能查到資料。

「不放人」則是網站的精髓了。據粗估,全球網站的數目與上網人的數目,不低於一比十,即每十個人就有一個網站。所以,好不容易有人進到你的網站,千萬不能隨隨便便放他走。依照他的意願設計個人化的網頁,與他聊天通信互動,讓他免費有這個做那個,盡一切努力投他所好、讓他上癮,無非是要把他留下,今天走了明天再來。無論網站的性質,都應該隨時自問,本網站有哪些地方值得讀者下次再來?前面說過,網站的目標早已確定、也就是讀者群早亦界定,如果連界定的讀者都留不住,還期望有別的讀者上門嗎?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