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印刷使用數位印刷技術,除了在短印量上佔有優勢之外,原有的一個更大優勢,至今卻沒發揮出來,那就是可變資料列印(Variable Data Printing)。所謂可變資料列印,就是每一頁、或每一份的列印資料,部分相同、部分不同。不同的部分,在列印之前,依事先訂好的條件,臨時從資料庫擷裡取資料、組頁、傳送輸出端列印。這種列印方式有好幾種名稱,如資料庫列印 (Database Printing) 與個人化列印 (Personalized Printing) ,所指的都是同一回事。
可變資料列印與相同資料列印最大的區別,在生產速度上的可能差異。列印的基本單位是一頁,一頁之內有任何變化,整頁都得重新組合、重新 RIP,才能送給輸出機列印。列印相同資料就不必這麼麻煩,只要組頁一次、RIP 一次,就可以把結果儲存起來,以後每印這一頁,把結果(通常是即可列印的影像檔)送給輸出機就好了。如果每頁重新組合與重新 RIP 的時間,超過列印設備的運轉週期,列印設備就不能以全速運轉。Dave deBronkart 的這篇文章,對可變資料列印有極為較詳細的圖文解說(PDF 格式)。
列印速度與可變資料的多寡,並沒有直接關連,但與頁內資料複雜的程度,則關係密切。例如含有複雜美工圖畫設計的一頁, RIP 需要較長的時間,每頁的可變資料即使僅是幾個字,圖畫仍須每次重複 RIP 解譯,使整體作業時間拉長。這種時間的拉長,變數太多、不易預估,有時候整批作業完全失去經濟效益。這也是原本看好的 POD 這一環、卻遲滯不前的主因。
PPML(Personalized Print Markup Language) 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它是 XML 格式的標記語言,是專為可變資料印刷而設計的,由非營利組織 PODi (Print On Demand initiative) 所制訂。PODi 成立兩年,成員從 Adobe 到 Xerox,囊括了不少業界知名公司,有相當的公信力。PPML 雖以個人化印刷為名,實際上是解決可變資料在列印上的問題,大家都想在這類印刷成為主流之前,有一個共同的遵循標準。
PPML 的基本精神只有一個,就是可以把「頁」,再細分成許多「物件」,然後再傳送輸出端列印。現在的流程,多半是由前端組頁,然後以「頁」為單位傳送後端,一頁之內的修改,完全由前端負責。把一頁裡的物件區隔,最大好處是可以註明這一物件是否重複使用,如果是的話,後端輸出系統就可以把這一物件儲存,以後再用的時候,就不必再由前端傳送、甚至不必再 RIP 一次(後端可儲存 RIP 後的資料檔),就可以直接送給印刷設備列印了。這類的系統,市面上已經有了,但 PPML 將之標準化。 PPML 的使用,分前後兩端,前端負責製作,把要列印的資料加註 PPML 標記;後端負責把 PPML 標記解譯出來,作適當處理之後送給列印設備。既然是標準,自然有多方面的考量,設計之初也難免與市場上既有的系統衝突,但兩年下來,大家的差異逐漸相近,業界開始採用。目前採用 PPML 的前端系統有 VIPLine(Barco)、Print Shop Mail(Altas Software)、DL Formatter(Datalogics) 等,後端系統有 Print Streamer(Barco)、eMerge(Xeikon)、Infroprint Color 130 Plus(IBM)、Fiery EX2000(EFI) 等。讀者可直接與之聯絡,進一步了解。
可變資料的列印,從設計簡單但印量龐大的帳單,到數量不多但設計複雜的彩色圖畫,細節非常的多,所以PPML 不單是把一頁細分成更小的物件,還要告訴後端要怎麼製作處理,也就是要把生產程序(即 PPML 裡的 Meta Data)告訴後端。諸如可變資料可否從網路進來,影像在後端儲存加不加網點,每份印品頁數不同的「可變」怎麼處理,要不要把拼大版、印後加工、裝訂納入…等等,對後端輸出系統功能的制訂,都有直接的影響。
專家預估,大量印製相同的內容分送給廣大群眾,終會因經濟與傳播效益的不彰,逐漸減少,而按需印刷即將成為主流。PPML 即使目前不夠完善,扮演推手的角色不容質疑,因為 PPML 畢竟能確保證每個人所拿到的印刷品,都是對他個人最直接最有用的資料。
PPML 現在的 1.0 版規格,因為僅限於系統業者使用,並不公開,但可從 PODi 網站詢問索取。
本文連結網站
Variable (Personalized) Data Printing
< www.podi.org/library/pdf/PPML_at_XUA_May_2000.PDF >
PPML (Personalized Print Markup Language)
< www.infoloom.com/gcaconfs/WEB/paris2000/S23-01.HTM >
PODi (Print On Demand initiative
< www.podi.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