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 (Jules Verne, 1828-1905),以奇幻旅程為主軸,一生寫了六十多本長短科幻小說,延伸已知的科學,帶著讀者上天、下海、走進地心,他的出版人 Jules Hetzel 說,他把現代科學的地理、地質、物理、天文各領域的知識,以娛樂的方式,用大自然的奇幻景色來描述,這也是一百多年來他的作品始終為大家所喜愛的原因,也不斷的成為影視題材。他寫小說的當時還沒有飛機,所以用熱氣球「環遊世界八十天」,當時也沒有潛艇,卻讓尼摩船長駕一艘潛艇在「海底兩萬里」遨遊。
「地心歷險記 2:神秘島」(取自網路)
好萊塢又出了新片,就是正在上映的「地心歷險記 2:神秘島」,是根據儒勒˙凡爾納 1874 年出版的 The_Mysterious_Island 改編的,這與 2008年「地心歷險記」的電影同一劇中主角,也正好由同一演員飾演,所以算是地心歷險記的續集,只是歷險在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海島,並不在地心。這兩部片子同是 3D 立體拍攝,賞心悅目的景色,虛幻的特殊效果,有相當高的娛樂性。
科幻故事把我們帶進超越現實的世界,各人依對科學知識或常識的瞭解,感受不同的魅力。專家們把科幻分成硬科幻與軟科幻,硬科幻的故事以不違反已知的科學知識為基礎,作前瞻性的延伸,像是太空旅行,或是腦神經與虛擬實境連接,因為這些已經都有相當的科學基礎;軟科幻則完全不顧現實的科學理論,像是外星文化與地球相似,宇宙間可以時間旅行。所以科幻故事說的越硬越「科」,越軟越「幻」。
硬科幻延伸現有的科技,故事與現實有邏輯的關連,像是少量編織奈米材料,因為現在已經可以製造奈米碳管。或者是把虛擬實境與實際世界連在一起不分彼此,因為現代技術可以這樣的推演。電腦的智慧可以成為超人,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證實不可能,而且越來越朝這個方向走。耕耘別的星球,成為類似地球的適居環境,雖然現在不能,一千年後就可能。
硬科幻與軟科幻不是二分法,硬軟之間是漸層的,只要加一點假設,就可以讓硬故事軟一點,增加一點劇性。像發展超小的技術,用比原子核還小的粒子來做事,這雖然違反了我們現在所瞭解的科學定律,但只要以後的技術發展到那一程度,並非不可能。時空工程,用來製造時空轉換的機器,回到未來,雖然違反已知的科學理論,只要有足夠先進技術,也並非不可能。
諾貝爾獎物理學家 Enrico Fermi (1901 - 1954) 有一個百思不解的問題,宇宙間無以計數的星球之中,依據或然率的估算,應該有相當多有高等生物的星球存在,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看到這些外星生物造訪過地球的硬證據(實體、不是照片與口述)。以後有人把這個現象取他的名字稱為 Mermi 矛盾,
但這個矛盾很快的就讓科幻的作家們給「解開」了,於是有了飛碟、有了外星人、有了尋找外星文明之旅,好萊塢更創造了「星際大戰」。
科學的理論逐漸軟化,於是外星人幾百萬年前留下的殘餘機械仍能運轉;目前所有構想的科技,手持雷射、遺傳工程、超光速旅行,都在本世紀發展成功;高等生物在極端惡的環境,像是極冷的化學物質之中仍能存活生長,這在我們的星球上固然不可能,但別的星球生物我們並不瞭解。至於在別的星球上發現幾萬年前被俘擄去的地球人,這當然絕無可能,僅是為了戲劇效果。
最軟的稱為「糨糊科幻」,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不做任何解釋,僅算是拿著科學外殼的幻想。吸收超強的輻射量可以讓人變得更聰明,外星人第一次地球就會說我們的話,太空船可以在真空打轉也可以煞車停下來,人受到某種刺激可以改變體型與也可以改變重量,發射強大的能量的武器卻不知能源在那裡,輸送太空船上的「本尊」到附近的星球地面上執行任務 .......。
「酷斯拉」(取自網路)
科幻影視偶而加入一點糨糊,可以增加戲劇效果,不必認真。影視裡的太空船引擎發出巨響,實際上在船外是聽不見的,因為音波是靠空氣傳播,太空是真空,沒有空氣。龐大的巨獸如酷斯拉,或是變種的超大螞蟻、蜘蛛,在街道上快走、或在高樓如飛的爬行,都是沒有考慮到地球的重力,以牠們的體重連站立都成問題,行動就更難了。
科幻與科技的發展有密切關連,很多的實用技術都是先出現於科幻著作,很多的科幻作家本身就是科學家,從已知的知識向前推展,給科技發展提供線索,這恐怕正是科幻的魅力了。
英國作家、發明家、未來學者 Arthur C. Clarke (1917 - 2008) 爵士,以寫作一系列的太空之旅聞名,1968 年出版第一本書並同步拍攝成電影 2001 A Space Odyssey,1969 年人類登陸月球,他很浪漫的說「我去過了」(I was t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