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怎麼逃離災難現場
  那福忠 April 10, 2012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公共場所多有明確標示緊急出口,一旦發生災難可以從這個通路逃離現,出口有照明與閃爍指示,或語音廣播,甚至有經過訓練的人現場指揮,讓大家冷靜,依序快速離開現場。但災難現場的疏散卻經常沒這麼理想,尤其像火災,煙霧瀰漫,看不見出口標示,又刻不容緩急於逃生,這時候怎麼辦?一個人自己找出口、還是跟著大家一起走?

   芬蘭的一群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研究緊急狀況人群逃離現場的行為。實驗的設計,是一群人在一個大廳之內發生緊急狀況要逃離現場,大廳外面是迂迴的走廊,走廊有兩個位置不對稱的出口,所以沒有資訊可循來決定走哪一個出口。實驗結果發現,跟著大家走的群眾,沒能快速的找到出口,反而少數我行我素的人,自己能快速脫離現場,也就是說緊急情況之下,大家聚集疏散,效果可能適得其反。這些實驗科學家們憂心的說,據實際災難現場疏散景況統計,大多數人都是跟著群眾一起逃的。


(芬蘭科學家的災難現場逃離實驗、取自網路)

   這一個實驗凸顯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家合作不是災難逃生的最好策略?義大利的 Emilio Cirillo 與荷蘭的 Adrian Muntean 兩位教授為此做了學術研究,設計一個數學格子模型 (Lattice Model),來模擬群眾逃離災難現場的行為。場地同樣是有兩個出口的走廊,群眾人數是變數之一,從一百人到一萬人,另外一個變數是「群聚傾向」,也就是願意跟別人聚在一起的程度,數值從 0 到高度意向。

   經多次模擬運轉,發現群聚傾向接近零的時候,個人或一小群人,可依原訂的速度找到出口,逃離現場;但把群聚傾向數值逐漸增加,逃離的速度就急速下降,分析原因,是因為人數過多,擠在出口動作緩慢。這個模擬的結果似乎顯而易見,至少給芬蘭科學家一些數據基礎,但現實的災難情況可能更為複雜,像是有人搶著當領隊,選擇出口意見紛歧出現爭吵,這些延誤逃離時間的因素,並不在模擬考量之中。

   芬蘭科學家的實驗,與 Cirillo、Muntean 兩位教授的模擬,結果都建議:在災難發生又找不到緊急出口的時候,盲目跟著人群逃離,可能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每個災難情況不同,要研究特定災難如何決定最好逃離的策略,兩位教授建議須進一步瞭解囚犯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的基本概念,以及廣義的隨機博弈論 (Stochastic Game Theory)。

   合作可以得到集體利益,對大家都好,但如果有人參入私心,結果就大不相同,為了預防別人私心所採取的措施,所得到的結果低於大家合作得到的利益,囚犯困境就是一個很好的有趣例子,常作為解說集體行為的例子。

   警局捉住兩個小偷,但罪證不足,於是設一計謀套話。把兩人分開,分別用同樣的話告訴兩人,每人可以不認罪,也可以認罪。現在花樣來了:如果你不認罪、對方也不認罪,因為證據不足,兩個人關一個月就放出來;如果你不認罪、對方卻認罪,對方就立刻開釋,但你要坐兩年牢。反過來,如果你認罪、對方不認罪,那你就可以立即獲釋,但對方要坐兩年牢;如果你認罪、對方也認罪,那就沒話說了,兩人得同時坐牢半年。

   兩人「合作」都不認罪,可獲得最大利益,但唯恐對方受有機會開釋的引誘,私自「不合作」認罪,陷害自己坐兩年牢,於是決定認罪最安全,況且還有對方不認罪可立即獲釋的機會。結果兩個人想的一樣,都選擇認罪,當然也都坐半年牢。這個假設的例子,說明相互牽制與彼此合作的關連。

   下一次碰巧遇到災難又找不到明顯疏散出口,是跟著大家一起逃呢?還是自己另找出路?恐怕還是兩難。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