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從社群網路尋找自殺原因
  那福忠 July 18, 2012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社群網路是另一類的搜尋引擎,是搜尋人的引擎,你可以用來找人,別人也可以用來找你,或者搜尋引擎自動自發的來找你。臉書經常推薦幾個「你可能認識的人」,的確如此,失聯多年的同學、同事、朋友,時會出現在名單,可見臉書的找人功力。名單裡有兩個人的名字一再出現,但我一直沒讓他們作朋友,兩個人近來又出現在電子郵件,說這兩個人邀請我加入另一個社群網路。這兩位一個是經常見面的真人朋友,另一人就熟得不能再熟了,是我弟弟。不過這個小插曲也滿幽默可愛的。

   社群網路把人連在一起,或者說大家藉網路平台把自己連一起,錯綜複雜的路徑,龐大的人數,成為許多領域研究分析的對象,期望從中找出特殊行為的模式。日本東京大學增田真城 (Naoki Masuda) 教授與另外兩位專家,就分析社群網路的人際關連,試著找出有自殺傾向的人的共同特質。

   日本是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男性 20 到 44 歲、女性 15 到 35 歲,自殺是死亡原因之首,日本平均每十萬人有 26 個人自殺,超過美國 11 個人的兩倍,所以日本政府投下龐大費用來找出原因,期望藉以減少死亡人數,希望在 2017 年自殺率能下降兩成。

   心理學家研究自殺多年,認為有自殺念頭的人,多半是在社交上孤僻的人,不但很少有朋友,更少有三角關係的朋友 (Friendship Triangles),所謂三角朋友,就是與朋友的朋友作朋友,甲與乙作朋友,乙與丙作朋友,甲再與丙作朋友。因為三角關係,才真正成為社會群體的一員,沒有三角關係,即使有很多單向的朋友,仍被心理學家認作與社會隔離。

   這類研究,以前只能靠問卷在學校裡進行,以學生為研究對象,讓參的學生每人寫出男女各五名最好的朋友,然後結合比對,分析交友的關連。這種方式僅能在學校舉行,學生在校外的朋友,尤其是三角朋友的關連,就無法精算。

   東京大學的學者想到了社群網路,學校的範圍太小,施行也不方便,利用社群網路的人際連接與網路工具,應該可以得到更好效果,於是選用日本 Mixi 社群網路為對象。Mixi 有 2500 會員,會員可以任意話題組成社團,在 500 萬個話題裡,發現少數幾個有關自殺的社團,這幾個社團裡的成員或許可能有自殺的傾向,現在要研究的是,他們與自殺社團以外的會員有什麼區別。

   學者隨機選擇了一萬名自殺社團成員,與十萬名非自殺普通會員,經 Mixi 行政人員刪除個人資料維護隱私,然後比較這兩組的差異。首先發現兩組人的網路朋友在數量上大致相同,當然這個結果意義不大,因為網上「朋友」很容易結交,另一個發現是年齡與性別,兩組也沒有什麼差異,但發現自殺社團成員同時參加別的社團的數目,比普通會員參加別的社團的數目來得多。

   東京大學的學者終於有了重要發現,就是心理學家說的三角朋友,那些自殺社團的成員,有三角朋友的比例非常低,遠低於普通會員,與早先心理學家的認知不謀而合,但網上行為是否反應實際生活呢?

   Mixi 會員以年輕人居多,這些年輕人在線上時間很長,所以研究結論認為網上行為確實反應了一部份日常生活,也就是網上有自殺傾向人,在現實生活上可能真的自殺。另外發現自殺社團成員參加的社團數目超過一般會員,這可解釋因為孤獨所以一直想與人聯繫,但因為都是單向的聯繫,反而越發孤獨。

   至於後續怎麼處理,怎麼樣輔導孤僻的人走進社群,恐怕就交給政府了。研究終歸研究,增田教授認為這個研究方法非常好,社群網路不僅樣本龐大,而且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議題,不難包括像酗酒、吸毒等灰色社團,可以同樣方法分析這些人的網上行為,從中找出根本原因。

(註: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增田教授研究論文 Suicide ideation of individuals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