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teve Outing 為 Poynter Institute for Media Studies 資深編輯,
同時為Editor & Publisher Interactive 等多種專業刊物撰寫專欄
   
steve outing pic
  如何讓你的網站對話
How to Make Your Web Site More Convesational
  By Steve Outing June, 2006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steve@Poynter.org
eandpletter 本專欄獲 Mr. Steve Outing Editor&Publisher Dot-Com 授權翻譯轉載
擁有版權 每月刊出一次

  「新聞是對話」這句話,我不能確定是誰造出來的,但確定是 Jeff Jarvis 在幾年前率先引用的,因此驅動了媒體今天的思維,這對我來說是座右銘。    這句話的含意,當然是指新聞不止於出版。一位新聞記者的報導上網以後,對話就開始了,記者與讀者對話、讀者與讀者的對話。網路能讓人對話,二十一世紀的新聞消費者,現在已經習慣把自己的聲音廣為傳播,如同專業新聞從業人員。    新聞是對話同時也用在「國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m)、或「參與媒體」(Participatory Media),即是一般公共大眾的非新聞專業人士,可以很容易的把自己的想法透過媒體報導出去,知名品牌的媒體現在都邀請大家對話。    在本專欄,我們會探討一些技巧,讓讀者說得更多、把智慧貢獻給公眾對話更多,同時讓讀者了解,他們不僅單方面吸收媒體為自身利益所發佈的新聞,也要與大眾一齊參與新聞、資訊、與意見的製作。

第一步要鼓勵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見

   讓我們從最顯著的地方起步:鼓勵讀者對專業的報導、專欄提供想法與意見,然後附在報導與專欄之後。我不知道你的想法,但我對讀者的反應極為歡迎,如果寫了一篇文稿,卻得不到讀者的反應,我會覺得我沒有盡力撰寫。如果我接到十篇讀者的回應,即使有九篇批評我,我仍然覺得是成功的寫作。我寧可接受批評、也不要被讀者冷落,因為至少我讓讀者思考、讓讀者與我對話。    這裡有幾樣技巧,可以增加讀者對你的回應:    直接徵求讀者回應,養成在文章最後提出問題的習慣,或者是邀請讀者把他的經驗與知識與大家分享。「對話媒體」專家 Amy Gahran 說,每當她在文後徵求回應,都會接到許多讀者的意見,她認為讀者有時候需要推一把。    在印刷版也可以同樣徵求讀者回應,與讀者對話並不限於網站。在印刷版同樣鼓勵讀者表達意見,打電話進來,或者是提供一個網址,讓讀者把意見藉網路上傳。    允許未經登記讀者、或匿名的意見,但鼓勵讀者登記註冊。為了避免匿名意見走樣,需經濾過才能刊出,但對已經登記的讀者意見,則自動刊出。匿名意見或許有缺點,但強迫讀者先登記再表達意見,讀者可能避而走開,會因此損失許多寶貴的意見。

讀者資料的力量

   這讓我們進入社會網路的領域。網站邀請讀者登記建檔,輸入個人資料、包括照片,讀者掌控這些資料,同時也願意公開分享給別的讀者。當這位登記過的讀者回應意見給哪一篇新聞報導的時候,個人資料檔就記錄這一回應,而閱讀這篇回應的人就能看到這位讀者的個人資料。這樣讓網站的讀者互動,因而找到共同的興趣,年輕人的 MySpaceFacebook,就是以個人資料透過社會網路,讓媒體的讀者對話。    加州 Bakersfield 城報紙 Bakersfield Californian 的網站 Bakersfield.com,就是一個好例子,數位經理 Dan Pacheco 先在另一個網站 Bakotopia 實驗一年,以年輕人為主的網上社區,免費分類廣告,服務當地。就在上個月,把整個技術移轉到報紙的網站 Bakersfield.com。Pacheco 說,這個做法創造一個更為互動的網上社區,讓大家比前更能雙方向對話,讀者登記、建立個人資料之後,可以與報紙的記者編輯對話,也可以彼此對話。Pacheco 預期假以時日,要在網上出人頭地,先要建立個人資料,而真正成為網路社會的重要成份。

鼓勵國民媒體

   新聞網站邀請社區讀者撰寫社區新聞、網誌、表達意見,是媒體近年開才始關注的「國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m),而 Backfence.com 不遺餘力的的推動。Backfense 是一家由風險基金投資的獨立網路機構,邀請當地居民提供社區新聞,先服務舊金山灣區的 Palo Alto,以後逐漸擴充到整個灣區。負責人 Mark Loundy 說,他們用古老的走路工方式推廣這一構想,業務經理親自到社區的商業服務中心、學校家長會等團體,解釋他們做什麼,對社區有什麼益處,而且這些社區的細微末節,各主要媒體不可能報導。    如何鼓勵社區民眾撰稿,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支付稿費。稿費不必多,一則新聞即使僅支付 5 美元,有的網站已經發覺有相當的鼓舞作用,韓國的 Ohmynews.com 就是一個例子。當然,即使 5 美元,來稿必需經過編輯審核,也只有合格的文稿才能獲得刊載。

別讓技術拌住腳

   鼓勵民眾讀提供新聞,不應該因為技術而懸在那裡,Backersfield.com 的 Pachico 是技術出身,他用複雜的技術來提升網路互動,來收集民眾的來稿,但他說,對剛開始嘗試的新聞機構,旨在改變企業文化、鼓勵讀者參與,使用簡單好用的技術如電子郵件就夠了,等到氣候成立,在建構複雜的系統不遲,因為人性的改變遠較技術的改變困難費時。    氣候成熟之後,再把焦點放在技術,值得注意的,是要讓讀者互動容易,以多種方式進行。除電子郵件,網頁固然是最便捷的方式,但行動工具與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如何讓這些人分享、互動新聞與資訊,應該是下一步最大的技術考量。

你被說服了嗎?

   還沒有確定你的新聞機構應該轉變、試著吸引讀者的參與?我在這裡要明確指出,國民新聞將會與專業新聞有同樣價值,去年倫敦地鐵大爆炸,在現場的民眾提供了不少珍貴的照片與視迅,就可證明,所以你應該鼓勵更多這樣的事情。

   但同時,我們也經常聽說專業記者的報導,引發更多的回應意見,有時候回應使原報導延續擴散;讀者的意見與資訊,也同時讓原報導失去重要與吸引力。別看低國民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