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1999趨勢報導--出版印刷界的資產管理
  呂理哲 August 10, 1999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lu@brainnew.com.tw
   

DAM (Digital Asset Management)現在已經是美國印刷業界最吸引人的話題。

1999的趨勢報導統計有6%的出版印刷業者計劃在1999年採購的數位資產管理,也就是在100,000家業者中,只有5,800家預計在今年踏出一步將影響未來出版界發展的決定。

所有業者在資產管理研討會的討論中,聽到了主講者口沫橫飛的數說資產管理的必要性、發展性、策略性,專家還提出了可行的對策,無一不切中業者現行流程的癥結,大部分的業者都能聽弦音而知雅意。回到辦公室也多指定專人收集資料研究,也發現像資料庫、XML以及合理價格的大容量磁碟,足夠的CPU運算能力等解決這些病灶的技術並非遙不可及。

為何只有6%呢?究其原因有三:

  1. 大部分的出版社或設計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現行的管理流程及辦法,就是他們一邊用一邊抱怨的那一套。沒有DAM還是能繼續生產。
  2. 市場上認為新的管理系統,需要重大的變革。業者視這些改變在短期內必定是負面,因而導致抗拒。
  3. 投資者看不到DAM能為公司帶來收入。
  4.  

一般的出版社與設計業者3/4都是小公司,對新的趨勢總是關心卻不急著決定,大公司都有旗鼓相當的競爭者,壓力大同時資源也較豐富,必須隨時注意相互之間的改變,新技術的引進可能導致強弱之勢互易,所以對新系統的投注總是反應得早一些。

另外資產管理系統供應商提出的功能與客戶的需求,常常南轅北轍。因為根本沒有一套「一以貫之」的管理準則,數位資產和元件的的管理實在和公司的規模大小以及紀律要求大有關係。

趨勢報導提到:「所有的印刷設計公司的老闆想盡辦法向客戶收其員工取用數位元件的代價,可是客戶總是認為這些應該是服務的一部份。」比如說代客戶管理了兩個月的圖檔。如果沒有DAM你只要告訴客戶「找不到」,客戶自己還不就找出來了。

管理的問題還不算太麻煩,如果原有的資料必須也轉到新的資產管理資料庫時,這才是大戲碼。創意部門有十萬張的正片,行政部門有幾千份合約及附件。夠嗆的了。轉換的需求保證每一客戶都有不同的需求,也是廠商無法降低成本的理由之一。

至於新系統的推動也有其他必須克服的因素,創意部門或印刷部門需要的DAM功能包含許多部門間互動的需求,而且有時可能是相互牴觸的功能。用戶的市場、公司的大小、客戶數目還有產品的種類,是否需要跨媒體的功能,原有的網路架構,甚至員工使用電腦的素質,在在影響這些功能的發揮效果。單純的方案可能無法解決如此複雜的問題。

如果我們從各個部門對DAM的購買動機來分析,或者可以釐清現階段的資產管理應該從何著手。儘管創意部門將DAM視為潛在的賺錢工具,因為創意工作以外的事情變得輕鬆容易。但是也有些設計人員的只處理有限的工作,倒也可以不需要與別人分享數位資源。

無疑地,DAM確定可以明顯改善出版印刷業對資料之重新利用,一旦開始使用內部的生產管理立即提昇致從所未有的境界,因為所有的數位元件都不用找了。

以往資料庫廠商根本沒考慮影像資料的管理,如Oracle, MicorSoft, Informaix等如今也被要求提供DAM的功能需求,如今也都及起直追,增加處理影像資料的能力。如此DAM的架構成本就可能逐漸降低,雖然進度較慢。業界對Digital Asset Management的期待,從未有一管理系統曾經如此被殷切的期待過。

6%當然遠低於DAM專家想像的數字,讓你覺得DAM是趨勢,還不是準則。2000年就要來了,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