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於到上海的次數多了,老孟愈發覺得上海變遷之快與台灣的活力逐漸減緩,總覺得我們必須作些事情,來解脫台灣大眾受到政治議題的牽絆,早日回到台灣競爭力的議題上來。
本文開始
彼得杜拉克在「下一個社會」中提到 - 你不能僅靠聰明來管理一個機構,不管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醫院,我以為個人也是一樣,必須以「可以預測的基本趨勢」為基礎,這些趨勢不會受報紙頭條的影響。他會一直持續下去,你必須把這些趨勢當成機會來運用。
在微妙氣氛中,兩岸人民接觸越來越頻繁,互動之間,相互影響之際,我們發現兩岸都在變遷中,不管變遷是朝好的,還是壞的方向發展,從生活的方式和想法的變化中,我們看到了兩岸社會發展的趨勢。
我想這些趨勢不包括新社會的出現,新勞動力的出現…等等大題目,只是一些小小的故事。
2000年老孟參加廣州印刷展,只要和大陸同行坐下來談生意,一定要經歷一個「統獨」的話題,當時老孟總是以「大陸要迎娶台灣,先談戀愛」來解圍。
2001年老孟走過大陸沿海城市,早已聽不到任何一句「政治」話題,討論的是如何在這個競爭劇烈的時候,如何為自己的未來增加競爭力。
2000年老孟打算要投票給陳水扁,有朋友警告他「你投陳水扁,明年你就要用人民幣了。」
2002年底老孟打算投票給馬英九,又有朋友警告他「馬英九當選以後,就要作台灣省的特首。」
老孟開始覺得台灣人不想面對未來,不想發腦筋,甘願接受政客的操弄,幾年來不變的炒沒有結論的話題而不累。
聽聽上海俞應巧會計師說:「這幾年來,我越來越以作上海人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