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 Stop the Presses 專欄作者Steve
Outing,最近兩篇都談到電子商務,他以新聞記者的敏銳嗅覺,察覺到傳統零售店正面臨網上電子商店的威脅,呼籲各地新聞媒體網站,趕快建構電子商務的功能,一方面協助當地零售業者上網,一方面也增加自己網站的收入。而華盛頓郵報的網站已經這麼做了,推出「市集」(Marketplace)單元。電子商務(e-Commerce),無疑是當今的網上熱潮,也正因為其背後有金錢作為動力,所以熱度不會立即減退,反而有愈演愈熱的趨勢,預估明年比今年更加熱絡,也更為成熟。電子商務當然需要在適當的環境才容易發展,而美國正有這個環境,所以最熱的仍在美國。雖然如此,世界其餘各地也許在時間上慢一點,作業方式有些差異,但基本的大方向,幾乎是全球一致的,那就是電子商務確實能讓消費者享受到便利與便宜。電子商務的「早期」﹝指的是「網際時間」﹞,網上僅交易大家熟之的商品,像電腦、書籍、唱片等,不需實際看到摸到才購買的東西。但現在已經發展到股票、旅遊、汽車,房地產、零售百貨的買賣,再過些時日,大概要負面表列,看看有那些商品還沒能在網上購買,一旦電子商務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傳統的買賣型態勢必改觀,真正的網路革命由此而生。美國近年的股票熱﹝據統計有45%的美國人擁有股票貨證卷﹞,也是電子商務的一大堆動力,從事電子商務的各公司,一旦股票上市,以股票換鈔票的速度遠遠超過傳統的模型,在這一推波助瀾之下
,凡與電子商務相關各類公司,莫不想股票早日上市,好如Yahoo!的創始人之一楊致遠,在30歲以前成為億萬富翁﹝楊致遠現有10億美元身價﹞。下面舉幾個「網際網路股票」﹝Internet
Stock﹞的瘋狂例子﹝十一月十七日行情﹞Earth Web:提供資訊專業人員技術服務
今年一至九月份營業額190萬美元,虧損530美元,股票前幾天上市,開價9元,飆漲到80幾元,當癲以62美元收盤,限價51元,市場股值5億4千萬元。e-Bay:網上拍賣場,撮合買賣雙方,以拍賣方式成交
今年一至六月份營業額1500萬美元,利潤21萬美元,股票於月前上市,開價20幾元,當天以80幾元收盤,一個月交易最高收盤價為140元,現價128元,市場股值超過50億美元。The Globe.com:網上社區,供興趣相投的人聯絡
今年一至六月份營業額120萬美元,虧損580萬美元,股票幾天前上市,開價9元,飆漲到90元,現直線下跌到40元,市場股值4億元。Amazan.com:為眾所周知的網上書店、兼賣CD
今年一至六月份營業額為2億美元,虧損3000萬美元,一年來股票從22元飆漲到154元,現價148元,市場股值74億美元。以上除了e-Bay有少許利潤外,其餘都是虧損,而且有的虧損高達百分之幾百,但股票價格卻居高不下,其蒸氣(Volatility)效應,確實有吸引力。﹝美國證卷界以蒸氣Volatility形容高漲高跌的股票,與網路相關的,多居這類。﹞當然並非每家股票都飆漲,像網上賣 CD的K-Tel International,近日獲Microsoft支持股票漲了一陣子,但昨天因營業太差,達不到NASDAQ最低標準,NASDAQ要拉他下市,股價一天就跌了30%以上。所以除了股票上市,還要經營得法,才能生存下去。電子商務,金錢網上往來頻繁,所以系統安全最為重要,在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fer)標準廣範使用之前,大的金額轉帳,多用老法子,郵寄支票或銀行電匯,網上僅做商品的交易,例如網上買賣股票,多以傳統方式開戶,然後僅在網上買賣。至於小金額,多在網上輸入信用卡號碼,或加入會員先以傳統方式存入款項,再慢慢消費。當然,除了系統的安全之外,社會的誠信風尚也是重要因素。電子商務與傳統的「郵購」類似,郵購做得好的地區,電子商務必然容易發展,否則買賣雙方看不見,若相互詐騙,大家漸視之為危險交易,安全系統再好,也是惘然。電子商務比傳統買賣來得便宜,是主要的誘因,讓顧客上門。便宜的理由,顯而易見的是因為節省人力,也不需要門面店舖開銷,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人力門面固然節省,但其後勤支援,即成交以後的作業,如果不自動化、系統化、仍然要花耗大批人力。Amazon.com每天有30000多筆交易,不能說不好,但處理這麼多筆交易﹝取書、包裝、郵寄、處理錯誤情況﹞,卻花費不少,所以生意愈好,賠的愈多,好在賠的比率每季降低,大家相信他總有賺錢的一天,所以股票看好。電子商務的另一誘因,是便利,可以不必出門,東西就送到家門﹝運費通常都要自己出﹞。這對地大人稀、路途遙遠如美國、加拿大,確實有用;對人煙稠密、腹地狹小,如亞洲各地,誘因就不大,所以「便利」的定義,在各地會有所不同。雖然如此,我們不難預期,世界級的電子商務出現,交易項目與商品,是當地所沒有的,或是Online-Only僅能網上交易,這就與地理環境關係不大了。
「直銷」,近年非常流行。但電子商務,應該做到真正的直銷,傳統的直銷恐怕要有所警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