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組先虛構了甲、乙、丙三個人,登記加入 Facebook,作為誘導「朋友」的媒介。甲是空殼子沒有任何資料,乙放入少許的資料,丙則放入詳細資料,然後把這三個人加入熱門的社團,徵求朋友。結果不到 24 小時,有 85 個人接受了甲成為朋友,108 個人接受了乙作為朋友,111 個人成為丙朋友,接著各人的朋友數量快速增加。
研究小組發現,甲乙丙徵求朋友繼續串連,如果被邀請的人發現與虛構的人有「共同朋友」,有 50% 以上的被邀請人會接受邀請。被邀請的人有時候也會先詢問甲乙丙,怎麼知道他的名字,這時研究小組不作任何回答,多半被邀請人最後還是接受成為朋友了。研究小組進一步觀察虛構三人所交朋友的行為,甲乙丙各自在自己的塗鴉牆上放一個艱澀難懂的網址,結果有四分之一的朋友連結到這個網頁。
從這一小組的研究實驗,George Petre 認為社團是一個漏洞,垃圾客很可以運用社團的功效,引誘大家加入假的社團,然後把垃圾丟給很多人。海地大地震之後,垃圾客立刻在 Facebook 成立一個救災社團,謊說 Facebook 會替每一個加入這個社團的人捐錢救濟,結果五天之內居然有兩百萬人加入,幸好 Facebook 發現把社團刪除,不然的話垃圾客有兩百萬的「基本客戶」可隨心所欲丟棄垃圾,而且人數也會不斷的增長。
垃圾客也可以用遊戲來交朋友,有些遊戲例如「農場」參加的人越多越有利,所以有許多社團專門聯絡玩同樣遊戲的人,這又給垃圾客開了一道門。垃圾客不止丟垃圾給交上的朋友,更可以收集資料,傳送對象化的信息,或是引誘到惡意網站。理論上垃圾客可以收集大批的郵址,Facebook 說為此加裝了幾道防線,要躲過防線不被發覺非常困難。
垃圾追蹤軟體 Knujon 的創辦人 Garth Bruen,認為社群網路的垃圾比傳統的垃圾更為危險,因為社群網路所塑造的「信任因素」教人疏於防範,不像電子郵件無的放矢難於取信於人。社群網路有容易與陌生人建立關係的本質,有心人可以藉以挖掘個人資料,作為犯罪用途。他說,對垃圾客來說,在社群網路雖然要花耗更多的資源,所得到的「報酬」卻遠比電子郵件豐盛。
垃圾會議主席、也是 Akron 大學電腦教授 Kathy Liszka 說,與垃圾作戰已經不再是數學與統計的事了,今天的垃圾製造廠已經升級,雇用大批有心理學背景的員工,研究攻心之計,George Petre 的報告證明了社群網路正是這些高等垃圾客的沃土。這位教授說,如果我們不從心理學著手,就會再一次敗陣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