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布是一個會作夢的人,可不是我們睡覺作的糊里糊塗的夢,而是精心設計、潛入別人內心下意識探測秘密。卡布一組僅有三個人,一個哨兵、一個建築師,三人以打探別人秘密為業。進入夢境是藉一個儀器,把一種化學物質同時注射到幾個人體內,大家進入同一個夢境。在夢境裡如果受傷,感受的到疼痛與現實世界相同,如果在夢境死亡,就立刻回到現實世界。
卡布因為妻子把現實與夢境混淆,以為現實仍是夢境,竟以自殺試圖回到現實,警方認為卡布嫌疑重大,卡布只得離開兩個孩子出國逃避。在國外來了一筆生意,一個日本人要他改變另一個人的想法,也就是把思維置入另一個人的腦子,代價是幫他回國與孩子團聚。卡布雖然認為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結果還是接下來,小組多添了幾個人,開始籌畫,結果認為多幾層夢境、也就是在夢境裡再進入下一層夢境,雖然危險但應該可行,而電影的主軸大戲由此掀開。
真正的夢境行動,只能在最後一層,其餘各層都是躺著睡覺,但為了安全,每層都要有人留守,免得被外人攪和影響下層,像是劇中第一層夢境的汽車載著第二層入夢的人,汽車翻覆傾斜,使得第二層夢境的飯店傾斜。這種夢中有夢的構想,前所未有,不出自漫畫(如蝙蝠俠)、也不出自任何小說,完全出自諾藍導演的創意與想像,這一點深為影評所推崇。
影評認為導演沒把觀眾當傻子。許多懸疑與科幻影片,深怕觀眾看不懂,一再解釋,反而降低影片的水平。導演諾藍則相信觀眾的智慧,劇情不斷在現實與夢境、以及夢境各層次之間跨越,讓觀眾緊緊跟隨,免得在層次的轉換中迷失。有的影評的確認為這過於複雜恐讓觀眾迷失,唯諾藍導演沒把觀眾當傻子,仍是為大家讚賞的大膽創舉。
科幻故事通常把科技列為重點,研究為什麼呈現違反我們所知的物理定律,但這部科幻影片完全相反,不在科技著墨,科技僅是進入夢境的工具,導演藉著這一工具深入人心,探討我們為什麼是現在的我們,我們周遭所見是否下意識的投影,還是生活的經驗的塑造了現在的我們。一位影評人說:導演諾藍試圖啟開人心的秘密,來確定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麼。
卡布昏迷躺在海邊,兩個衛士把他架到屋子裡老人床前,老人對他低聲說了幾句話,影片開場的鏡頭重現。不可能任務小組成員,一個個從多層夢境醒過來,任務達成,卡布也透過日本人的影響力獲准回國,回到家裡用手指轉動了小轉輪,抬頭看見窗外他的兩個孩子,趕緊跑去擁抱。鏡頭特寫到旋轉的小轉輪,影片突然全黑。再亮的時候已經打出劇終的字幕。
這時戲院裡的觀眾,有的會心一笑、有的驚嘆不已,大家一齊鼓掌。卡布回到了現實世界?還是仍在夢境?留給觀眾自己去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