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網路作者。
   
  西海岸數位隨筆
美國西海岸 吸取太平洋與陽光精華 隨時有精彩故事發生
  June 30, 2019  學音樂的孩子會變好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現在更證實了學音樂的孩子會變好。
Photo by Pixabay from Pexels

   大家常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近年已經有多方面的研究,證實這個說法。現在更進一步,學音樂的孩子會變好,把學習音樂的體驗與感受,移轉到其餘課業的學習,特別在科學、數學、語文上的表現,優於沒有學習音樂的孩子。一般家或認為把時間用在音樂,會排擠數學與語文的學習,學校財務一旦緊縮也會把音樂活動減少,但新的研究發現,正好相反。

   高中學生在正常的課業之中,至少選擇一種樂器課,課業的成績表現,優於沒有選擇任何音樂課的同學,這是因為樂器學習的技巧,可以廣泛的傳送到其餘課程的學習。這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Martin Guhn 教授日前在「教育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發表的研究報告,他的專長是人口與公共健康,說學習演奏一種樂器然後參加樂團,有嚴格的要求。

   演奏樂器參加樂團,需要認譜、瞭解音樂的註釋,同時要發展很多能力,像是眼、手、心的同步,敏銳的聽力,團體的演奏技術,更要養成勤於練習的紀律。這一切的學習經驗,會提升一個人的認知能量、執行的能力、學習的驅動力、以及自我的效能。這些心態的擴散,促進課業的學習,成績自然優於沒有這些經驗的同學。

   這一研究計畫,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教授 Peter Gouzouasis 主持,以英屬哥倫比亞省的 112,000 名高中學生為對象,分析音樂的參與課業學習的關連。這些學生都是在 2012-2015 年間高中畢業的,而且完成至少一種標準數學、科學、英語的考試。研究人員又取得這些學生的統計資料,包括性別、族群、家庭社會經濟地位、以及學習數學與語言技巧之前的資料。

   據研究結果,學生選擇音樂課,或參加室內管樂團、學院式鋼琴、交響樂團、爵士樂隊、音樂會合唱團、人聲爵士等學校音樂活動的,數學、科學、與英語的成績,顯著高於沒有選音樂課、或沒有參加音樂活動的同學,而且對音樂越是用心,這三門功課的成績越好。

   研究發現,音樂教育與課業學習呈顯著的正相關,從小學就學習演奏樂器連續到高中,不但功課成績好,而且在數學、科學、英語的能力上,超過沒有音樂訓練同學高達一年,而且與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族群、性別、數學與語文的學前情況,沒有關連。研究的重點在樂器,不在聲樂。

   研究音樂教育與課業學習的關連,這應該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所得到的結果足以供學校警覺。Gouzouasis 教授說,音樂教育的資源,包括聘請專業師資,購買樂器,在小學與初中通常都不足、甚至完全沒有,而把資源用在數學、科學、與英語的教學上。

   但正好相反,多年的樂器學習,在管樂團或交響樂團演奏,甚至在高水平的合唱團演唱,正好可以提升所有課業的進步,也是最好的方式讓學生在學校留下更多的記憶。

   音樂是好玩,但不是遊玩,尤其是樂器的學習與演奏,不但要認真,還要紀律。音樂的美妙或說偏向文學的感性,但音樂的結構反而更偏向數學,像巴哈 (J.S.Bach) 把對位 (Counterpoint) 用的出神入化,有人稱他為數學作曲家。

   台大數學家蔡聰明教授,在他「音樂與數學:從弦內之音到弦外之音」文章裡說得好:音樂的悅耳是人人喜愛的,數學的抽象使許多人望而怯步。但是對於音樂與數學都喜愛的人,卻能深深體會到兩者具有密切的關連。

   許多世界的名人都會演奏樂器,甚至還有相當的造詣。發明電話的貝爾(鋼琴),前美國總統克林頓(薩克斯風),登月第一人阿姆斯壯(中音號),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手風琴),科學家愛因斯坦(鋼琴與小提琴),發明電燈的愛迪生(鋼琴),英國前首相希斯(風琴與指揮),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伸縮喇叭),真空吸塵器發明人戴森(巴松管)........。

   孩子的家長們,或許可以想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