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裔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楊安澤 Andrew Yang。圖片翻拍自美國「世界日報」
父母來自台灣、在美國出生的楊安澤 (Andrew Yang),從商轉政,參選民主黨 2020 美國總統提名。他以技術參選人自居,以高科技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獲得矽谷重量級人士的支持,像特斯拉的伊隆馬斯克、推特的共同創辦人 Jack Dorsey、OpenAI 的 Sam Altman。他的政見包括歸還數位資料給原擁有人,用基本收入彌補自動化造成的失業現象,以地球工程技術逆轉氣候變化。
楊安澤最先以普遍基本收入 (Universal Basic Income) 為競選的起步,因應自動化裁減人力造成普遍技術性失業,每一美國公民,不分族群、年齡、貧富、是否就業,每月無條件的一律發給 1,000 美元,主要目地在給失業的人喘息機會,學習新技能,重新進入新的職場。至於錢從哪裡來,那就要找到源頭,大型企業採用自動化裁撤人力因而獲利,就得負擔一部份。
多年來,基本收入在全球各地多有小規模的實驗。芬蘭以 2,000 名失業者為對象,每月發給 560 歐元,為期兩年,寄望他們調整自己重新就業,結果這些人身體比以前健康,精神比以前旺盛,活的比以前快樂,但沒有再找新工作。實驗成功或失敗?見仁見智。
加拿大安大略省,篩選 4,000 名低收入或失業者為對象,單身每年發給約 17,000 美元、夫妻發給 24,000 美元,為期兩年,但施行不到一年因選舉而終止。美國加州 Stockton 市篩選貧困的 125 人,每月發給 500 美元,以一年半為期,財源來自慈善機構。全球還有多處更小規模的實驗,這些實驗的成效,自然難與全國實施相提並論來評估。
根據 2019 年 Brookings 學院研究報告,25%、約 3,600 萬個美國工作,屬於被自動化替代的高危險群,另外 36% 的工作屬於中度危險群,機器可替代其中的 30-70%,只有將近 40% 的工作屬於低危險群,其中僅有 30% 的工作可被機器替代。失業加上貧窮,美國有 50 萬人無家可歸,大部分又淪落加州,基本收入的實施問題自不待言,但至少照亮了自動化帶來的陰影。
基本收入緣起於 16 世紀,上一世紀中葉才逐漸成形,在能源政策上,楊安澤同樣的把 60 年前的核能技術,釷熔鹽反應爐,做為政策的目標,以前的好東西因為當時的環境無法實施,現在拿來卻正好與與環境搭配。他說核能不是完美的答案,但現在是一踏實的答案,他提出政府 500 億美元的投入,在 2027 年營運連上電網。
釷 (Thorium),化學符號 Th,原子序 90,是一種帶有微量放射性的金屬,60年前研究用作發電燃料,後來改用鈾因為鈾可以製造核子武器,是當時錯誤的決定,因為釷較鈾更安全、更乾淨。釷廢料在百年即安全,但鈾廢料則要等數萬年,利用釷廢料製造核武幾乎不可能。
釷熔鹽核能反應爐的運作原理,是以氟化物鹽作為冷卻劑,將釷鹽溶化到熔融液體,以中子照射來啟動衰變,從過程中取得能量。熔鹽反應爐從主冷卻劑到燃料都是炙熱的熔鹽混合物,因此能在高溫下工作,維持高熱效率,提高安全性,不同於水冷式的固體核燃料反應爐。
釷的蘊藏量為鈾的四倍,礦藏中絕大部分是可用的釷-232,但鈾礦之中只有 0.7% 是可用的鈾-235。釷的放射性低,較鈾潔淨安全,而液態氟化釷反應爐的設計,出現異常核裂變會自動停止,不會爆炸,不會輻射泄漏,也不會爐心熔毀。
這一被稱為的第四代的核能技術,在印度、荷蘭、中國等地都積極研發、實驗,中國更宣稱明年將完成全球第一座釷熔鹽核能發電機。
但這個技術一旦被有總統高度的楊安澤提出,就可想而知的走了樣,一片反對的聲音,各式各樣不可行的理由:技術潛在問題難以解決,熔鹽反應爐的運作有很多未知數,用鈾已多年很難轉換用釷,傳統的鈾核能技術成熟、興建又快又便宜,這個技術費錢耗時非減碳之首選,中國的釷多鈾少有利發展、美國相反,釷熔鹽反應爐不是最先進的.....。
這些理由都是專家說的,也應該是實情,但當總統的是不是應有更正面、更長遠的思維?美國排碳量高、再生能源比例低,如果能用安全的核能替代化石燃料,等待下一代再生能源的出現,未嘗不是一個居中的辦法,畢竟核能仍是穩定能源,可以彌補再生能源的不穩定。媒體稱讚楊安澤說他做對了一件事,就是美國急需淘汰化石燃料,而別的參選人沒有一個人提出釷燃料的核能。
楊安澤的民調目前雖低、有待提升,但他提出的政見,卻宏觀又踏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