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teve Outing 為 Poynter Institute for Media Studies 資深編輯,
同時為Editor & Publisher Interactive 等多種專業刊物撰寫專欄
   
steve outing pic
  新聞消費朝那個方向走?
Where News Consumption Is Heading?
  By Steve Outing February, 2007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steve@Poynter.org
eandpletter 本專欄獲 Mr. Steve Outing Editor&Publisher Dot-Com 授權翻譯轉載
擁有版權 每月刊出一次

  兩年以前,卡內基公司一份研究報告說,印刷版報紙的讀者,平均年齡是 55 歲。我雖沒有最新的統計,但年齡恐怕不會下降,未來也不會。    印刷版的報紙,如同電視新聞(至少美國如此),可以獲知平均年齡是年長的觀眾,因為大多數廣告是藥品、以及給 50 歲以上消費品。    這對報紙與電視都不是好消息。    報紙讀者的年齡隨時間增長,我原不感到奇怪,倒是現在有一點訝異,因為增長得太快了。    看到我年輕的女兒,以及她的青少年朋友,我原不應該訝異的,他們與年紀更大一點二十幾歲的人,已經對數位技術上了癮、完完全全舒適的投入。我十幾歲的女兒做錯了事,把她的手機拿過來作為懲罰,對我女兒說等於天打雷劈,把她的生命線切斷。    如果還有報界的朋友,仍想吸引我女兒那一代,或者是二十、甚至三十歲的人,我要說你的機會等於零。作為一個長年的報人,我想我兩個女兒以後讀報的機會,也幾乎是零。

他們從哪裡吸取新聞?

   所以,問題是報業如何與年輕人維持關連。那麼,往前看幾年,試著瞭解我女兒這一代怎麼樣獲取新聞,應該對解決問題有幫助。我不認為年輕人會捨棄新聞,但覺得對他們來說,印刷版本的新聞,正好像老舊轉盤撥號電話機在今天智慧手機環境裡的用處。    為了撰寫本專欄,我詢問了一夥人,我相信這夥人對新聞的消費,有好的處理方向。同時希望現在的報紙同業,傾聽這些人的述說,因為他們會告訴你要在哪些地方投資,一個媒體業者才會存活。

年輕與年長的觀點

   先從 Jack Driscoll 開始,他是波斯頓環球報退休的編輯,現任麻省理工學院 MIT 媒體實驗室編輯。雖然從報紙退休,但他不是老舊學派、拒絕新知的人,他對未來看得十分清楚。    他說,今後五到十年之內,接受新聞的工具,仍與今天類似,唯更為精緻,你可以坐在廚房,邊喝咖啡、邊閱讀牆上的新聞,或者坐在車裡,對收音機說你要哪一場足球比賽的結果。    這是六十歲以上的觀點,現在看看年輕人的想法。Robin Sloan,是前副總統高爾,在舊金山的有線電視與網站的新媒體經理,二十幾歲,幾年前與另一個年輕人 Matt Thompson,製造了一段唱衰媒體未來的影視 EPIC 2014,因而出名。    我真的很喜歡 Sloan 對今後五到十年以後如何消費新聞的看法。    他說,「新聞」已成為不明確的項目,每天早上你不再用十分鐘來閱讀報紙、瀏覽新聞網站、用無線電子紙來規律的吸取新聞,因為你會全天從多種媒介,點滴取得個人、職業、政治的新聞與資訊。於果運氣好,今後五到十年之內,「新聞」一詞會叫人困惑,你說的是「生活」吧?    Sloan 先生說的真好,因為五到十年之內,我們多會隨身攜帶接受信息的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取得新聞與資訊,我正想著手機如何可以發展成你的資訊生命線,或者是坐在到處都有的大屏幕前所以讀、看新聞的經驗,將成為過去,與我相關的新聞與資訊,永遠在我的身邊。    Sloan 進一步強調,關鍵是新聞不停的透過各種媒體傳播,網站、Blog、電視、電話、等等,不是每件事都數位化,再也看不見實體的東西,而是以傳統方式獲取新聞的經驗,已經死亡。

新影視的突顯

   另一個因素認為印刷版報紙妹有多大機會的,是隨選影視如 YouTube 的廣為流行。Andrew Nachison 是 新媒體智庫 iFOCOS 創辦人,對媒體趨勢有獨到見解,認為影視的型態會一枝獨秀,對報紙來說是長期下吞的苦藥,但事實就是如此。    Nachison 觀察今後五到十年之內,傳統的電視與報紙,會嚴重萎縮,取而代之的是,到處都有的影視、到處都有的屏幕:電話機上、公眾場所、公車、捷運、汽車上、辦公室裡、咖啡館,當然還有家裡的大型電視。    「報紙的影響力將繼續下降,但文字仍有其重要性,許多文字仍會印出,供大家在廁所閱讀,或與別的媒體擺在一起。新聞將以多種型態傳送,但不會有強勢或分享的經驗。新聞與資訊如同空氣在我們周遭流動,親友的口傳,將持續是重要資訊來源,甚至來過濾資訊,因為資訊的數量不斷成長,我們能理解資訊的時間卻仍維持不變。    新聞不再是「強勢或分享的經驗」,才是報紙主管要強吞最苦的藥,但這正是面對的事實,所以最好想辦法如何再新的新聞領域找一個位置。

問題?你還沒看到呢!

   把同樣的問題問了 Brad Feld,一位成功的投資家,一位把主要腦力與大筆金錢投到數位媒體的人。他看到一兩年後,全面的數位化會爆炸出來,他的觀點與我相同,對報紙有極大的殺傷力。    他說,十年以後,全美的報紙全數上線,紙質的報紙與雜誌,形同古代殘留下來的廢物。五年之內的建構,使我們轉向通行無阻的線上媒體,寬頻、行動的基礎建構,與終端平台的器具結合,特別是功能強大而廉價的顯示工具,正是現在的核心。現在二十歲以下的美國人,會成為嶄新的一代,他們會一生以電腦為主要的資訊工具。    Feld 預估報紙將面臨重大挑戰,別的觀察家看法也類似,認為 2007 年是報業艱難的一年。另外 Dave Morgan 預估今年美國至少有一家都會大報,會關門大吉。

幾個讓你存活的處方

   悲觀的話說夠了,現在讓我訪談的人說說報紙如何重整,跳脫這一情勢。以下就是各訪談人自己的說詞:    Andrew Nachison:在報紙工作的朋友,別再想著自己是報紙了。重建形象,與社區連在一起,而不再想著控制獨占市場,才能成功。如果仍想著過時的權威,就會掉進螢光幕裡去,也應該掉進去。那些學著開放自己的專業、智慧,瞭解社區需要的,將會存活。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教授 Sree Sreenivasan:報紙必需持續他們能夠做得最好的工作,報導社區、前後分析,告訴讀者事件發展與他們的關連。    Robin Sloan:進一步拓展所謂新聞的視野,包括事件與來源,然後應用所有可能的媒體,在所有可能的地方,以數位與非數位方式發佈。一個新聞機構,要像是一隻資訊的八腳魚,把觸角伸向四面八方。    Citizen Media 創辦人 Dan Gillmor:提供地方與特有的新聞,同時作社區牆外的導遊,但別再扮假裝扮演有智慧的人了。Gillmor 第一次回答我問的報紙未來的問題,僅用「禱告」來回應。    Jack Driscoll:報紙如果做對了幾件事,或許能再發明自己。承認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資源,別再裁減編輯人力,恢復截稿管制,研究讀者需求,運用創新與各年齡層讀者的才智接軌。    Craigslist 創辦人 Craig Newmark:把自己看成社區服務人員,別再在意那 20% 的利潤,然後從說真話開始,讓言論慢慢成為力量。

   報業的挑戰等在前面,是無庸質疑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