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電子出版漸行漸近
  呂理哲 October 13, 2009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lu@brainnew.com.tw
   

      Google 打算在網絡上成立數碼圖書館和書店,正與出版社和作者的代表談判稿費的合約,該合約同意Google 可以轉載大部份書內容的 20%,消費者則可以向Google在線購買完整的一本書;Google也可以將所有的數碼圖書館的內容賣給圖書館或其他機構,用一台電腦讀取所有數碼圖書館的所有文本。

2009/9/18 引來了美國的司法部注意,提醒Google必須避免消費者報護、知識產權和反壟斷的條文。

其實, Google將開始案需印書的服務,Google早已完成的許多絕版書的數字化,以後你要買西遊記、金瓶梅都可以到Google去找。

如果電子出版成熟,表示我們可以上網購買一本電子書或買一本案需印刷的紙本書,在那未來的世界中,誇張地想像全世界需要幾家書店?中國需要幾家書店?當然只需要極少的書店,這就是美國法務部關心Google的數碼圖書館違反以上條文的合約。

同樣地,我們印刷產業也得對電子出版的「進度」持續關心,利用紙張印刷出版的模式可是今天印刷業的主要業務啊!

2009年新學期開始,部份香港九龍區博智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可以帶一本三公分厚的電子書去上學,取代原來厚重的書包,預計下學期開始有40多所小學跟進,但電子書上學。2009九月開始,美國有五所商學院上課時用電子書機,老師將電子書機的內容同步傳到大螢幕上上課,筆記和考試都可以數字化,用電子書機來連線。

國內的咖啡館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利用電子書機替代電腦的新科技族。據北京科印傳媒的統計,2008 年國內電子書版圖書的讀者超過7,900萬人,比2007增加了33.9%,電子圖書總銷售收入 2.263億元,成長33.6%,收費閱讀的總銷售收入 成長86.5%,手機閱讀的總銷售收入成長366.2%。另外網際網絡的用戶成長41.9%,增加的比電子出版的讀者快,預計 2009年底,可能達到 8300萬人,這些都是潛在的電子出版使用者。

中國移動電信集團總裁王建宙上個月到台灣和台灣的宏達電(HTC)和鴻海談定了智慧型收機和電子書機的合作計畫,也是為了大陸現有手機用戶數超過4.5億戶,未來電子閱讀器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口使用,就有超過5000萬台商機;連同今天無線音樂用戶有3.5億人使用,手機報4000萬用戶,大陸電子書的市場大到讓所有相關的企業作夢都要笑出來,當這些台灣的世界級大製造商和中國移動合作,大陸的電子書市場沒有人敢預測還要等多久?

台灣自己的市場又將如何?

台灣的中華電信公司也設立了一個Hami書城,整合數位內容和智慧型手機各方資源,開創全新的合作模式,希望促成一個專賣華文電子書和智慧型手機的大賣場。目前還是哩哩拉拉,為成氣候。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趨勢設這些大公司塑造出來的,他們有資源可以開拓新市場,等待市場成熟賣電子書就像賣氣化瓦斯一般,你煮飯瓦斯公司看表計費,以後你看電子書中國移動收錢,一樣無聲無息。

今天,電子書已經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了,美國從2008下半年至今有120家報社關門,2009上半年美國圖書市場成長1.8%,電子內容市場卻成長了148.7%。

美國驚悚小說家史蒂芬 金配合亞馬遜的Kindle 2促銷,新小說指出電子書版,沒有紙本版;暢銷作家丹•布朗(Dan Brown)曾經以「達文西密碼」一書創下全球8,000萬本的銷售量,其新書「失落的符號」(The Lost Symbol),在美加和英國上市第一天(9/16)的銷量就超過了100萬冊,主要的是有每本只要9.99美元的電子書版(約合台幣325元),只有紙本書版售價的三分之一,電子書一下載就完成交易,大家正看著新一波的出版和閱讀的革命。

小說家 Boyd Morrison 寫了十四年小說都無法受到出版社編輯的青睞,經由Kindle的渠道一本1.5美元在亞馬遜電子書店銷售,一下子就擠上了排行榜的第一名,半年後就簽下了22國紙本書的版權合同,電子書改變了出版的模式,不只是銷售的模式而已,從作者、出版社到讀者的渠道也跟著改變,紙本書印刷居然也受惠,多了一本暢銷書可以印。

電子出版已經勢在必行,對印刷業沒有絕對的利或不利,我們只有儘快數字化,將無懼於等待時代的改變。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