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超級效率與超大型規模的競爭
  呂理哲 December 17, 2012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lu@brainnew.com.tw
   

      台灣印刷總產值並沒有明顯衰退,有的印刷廠感覺生意越來越難為,有的印刷廠最近卻更積極開發新生意。印刷產業的競爭朝『超大型規模』和『超級效益』的發展形勢越來越明顯了。

《本文開始》

11月初,台灣最大的合版印刷企業 - 建豪印刷高調地邀請了台灣各大小印刷廠主管到建豪上課,學習利用建豪的網絡服務,在網絡上輕鬆設計相簿。一本市面上900元新台幣(約人民幣200元)讓建豪印刷只要人民幣65元就可以得到,原來今年中,台灣藝術大學一批畢業生被建豪都聘請去設計各種版型,不論是書本還是相簿,有了版型客戶只要填上文字,貼上照片就能完成一本書的設計,印刷只要有印刷機不就行了?

相簿是個性化產品,不能限制一種紙張,建豪投資了幾台各式數碼印刷機和專為數碼印刷自動裝訂的機器,可以自動控制裝訂書本的尺寸,一本書印刷完成接著也裝訂好了,網上接單到裝訂完成都不需要人手,如此才讓建豪可以開出遠低於市場行情的低價。

建豪如此高調擺明了就是告訴台灣印刷的競爭對手,不用再想進入相簿印刷市場,去接生意,我來幫你印刷都比你自己印刷划算。

台灣已經有許多相簿印刷的網站,但是都無法找回以往相機膠片沖洗的市場,或許是價格無法滿足市場的胃納,或許沒有足夠的渠道去找來客人,看來頭一項建豪做到了,再來就是台灣那麼多印刷服務公司,是否會被吸引對最終用戶提供相簿印刷的服務了。

包括建豪在內的三四家合版印刷服務公司,佔有了台灣商業印刷總份額可能超過30%,由於自動化了高效益和擴充性,讓建豪這樣的公司越來越具備了規模,有了規模就能把各項成本壓低到小規模無法企及的地步,不斷擴充更多的服務漸漸形成的超大規模,讓其他台灣印刷同行因為無法趕上的IT基礎架構以及營業額,感受了無法競爭的壓力。

另外,一家印刷廠科億資訊規模不大,這幾年來 每兩年增加一台全新的海德堡印刷機,施總經理開玩笑說,『我們印刷廠其實是佃農,是海德堡也是愛普生這些設備廠商,或者耗材廠商的佃農,我們每年交佃租買設備和耗材讓地主們好過冬,自己卻拼命地工作。』他指著辦公室裡的咖啡機說:『連咖啡機都無用武之地,我們同事爭取買咖啡機,說喝咖啡可以陶冶性情,結果卻忙得沒時間喝。』在車間裡確實看不到閒置的人員。

看來,科億是一個有效益的佃農,當科億還是製版廠時,一個月為30幾家雜誌製版,平均一天超過一本雜誌的工作,效益和品質可想而知,現在科億變成了印刷廠了,科億計劃投資一套全自動的膠裝生產線,準備推出『5,000本書的印件,早上接單,當天交貨』的超級效益一條龍印刷服務。

大部分同業只覺得生意難為,更不用說擴張,實在不明白科億投資新設備的理由。

還有一個朋友在台灣做印刷服務的,天天找人問人哪一家製版的價格?哪一家印刷的工價?問他為何不找一家固定的供應商,合作久了才有好的價格。

他的理由是『客戶總說別人提供了更低的價格,你可以的話就給你做?』他只好天天找更低的印刷和製版成本的供應商,理由似乎情有可原,仔細分析一下,台灣市場如果還問得到更低的價格,表示還有利潤空間還沒有被發掘出來,以世界代工廠為例,『富士康』大到沒有人可以搶去其為iPhone 代工的生意,因為其毛利不到1%,如果你的毛利1%還能存活,那必須有超大型的規模,創造得出超大型的營業額,才有存在的可能,否則就得有超高的效益,像科億那樣提出對手無法企及的服務水平。

『每天找更低價』這樣本事的競爭對手都還能生存,表示台灣印刷業還沒到水深火熱的田地?

台灣其他印刷同行前途茫茫之際,建豪和科億兩家印刷廠還能推出了有企圖心的新服務,讓印刷只是台灣夕陽產業的說法打了個問號。

有人認為印刷業的未來競爭,是『數碼印刷取代傳統印刷的進度』。從台灣今天的產業面貌來看,我們應該理解印刷生意所以無法用數碼和傳統來分類,純是因為印刷客人購買的是印刷的結果,不是過程。如果一個客人走進一家數位快印店,要求印5,000本書的活,不會因為印刷廠沒有平版印刷機被拒絕,印刷廠也不會捨棄較合適的平版印刷機,非用數位印刷機來生產這個印件。

印刷的競爭越來越明顯地,無法避免朝『超大型規模』和『超級效益』的發展形勢。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