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球儀,對著你的一面正好是美國地圖,你要看台北市,地球儀就往東旋轉,越過深藍色的太平洋,停在台灣島的上空,然後突然垂直向下,台北市區的街道建築逐漸顯現,熟悉的市區結構呈現在眼前,再垂直向下,看到了國父紀念館、101 摩天樓、周圍的商區,路上的車輛清晰可數。又想到了洛杉磯,直奔洛杉磯國際機場,鏡頭從台北市區垂直拉起,地球急速往西旋轉,停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然後又垂直向下,國際機場的各航空公司飛機、停車場內的汽車,清晰呈現在眼前。這恐怕是你我普通人第一次從空中看到自己的家,也是第一次自己隨心所欲掌控科技,的確教人振奮不已。
這個地球儀當然不是擺在桌子上的地圖球,這是一個虛擬的地球儀,也就是今年夏天轟動一時的 Google Earth (http://earth.google.com) 軟體,用實際的空中照相來展示以前手繪的地圖。搜尋引擎多提供線上地圖,如 Yahoo Map,Google 於今年初也供應線上地圖,同時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傳統手繪的、另一個則是實際的空中照相。
今年六月,Google 把互動功能加到空中照相版本的地圖上,讓讀者覺得自己操縱一台太空照相機,任意選擇地球上任何一地方、隨意放大縮小,這就是現在的 Google 地球。太空當然沒有照相機,地球旋轉、鏡頭拉近,都是模擬的,空中照片是真的,但模擬與照片的連接極為平滑順暢,好像真從太空照像似的。空中照片多是以前的,可從 101 附近的建築看出來。
空中照像是專門的技術,原是一家叫 Keyhole 公司的專業,因為照下來的照片是平的,普通人不易認辨,需要特別軟體處理,把照片裡的景物立體化,才能辨認。Google 把這家公司在去年併購,所以能把傳統的地圖與實際的空中照片結合,給搜尋的人新的經驗與感受。把照片變成地圖,就要把地名、山川、鐵公路、街道、地標、區域界線加上標示,把名稱加到空中照片上,才是一幅比傳統繪製的更生動的地圖。
Google 當然不會在這樣的地圖上僅加標示而已,更要把日常的生活、工作、娛樂,全部放進去。餐廳、飯店、銀行、ATM 、購物中心、俱樂部、咖啡館、大賣場、超級市場、藥房、加油站、高爾夫球場、運動場、公園、醫院、各級學校、教堂、墓園、飛機場、交通設施、郵遞區界線、觀光景點、影視出租店...,凡是有用的資訊,都可以加進去。唯一的限制,就是目前僅有美國與加拿大的地圖上有這些標籤,其他各國僅有簡單的地名,細部有待加添。
標籤可以無限制的加上去,而在實際照片的地圖上加添標籤,遠比在傳統繪製的地圖上加添更吸引人,Google 在六月推出的同時,也開放了應用程式介面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讓大家一起來加標籤,體驗互動線上地圖的樂趣。結果五花八門,把這個地圖用到以前想像不到的地方:汽油飆漲,有一個叫便宜汽油的網站,用 Google 地圖標示附近哪一家加油站最便宜;佛羅里達執法機構,把判決有罪的性騷擾罪犯上了地圖,把標籤指一下,就顯示罪犯的姓名、住址、照片,叫人遠離這些有前科的人。至於房地產仲介,想像的空間就更大了。
1978 年,美國國防部發射了一組衛星,稱為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 GPS),衛星不斷的發射線號,地面靠接收到的三個衛星信號的時差,經曲面幾何的運算,找出接收點的地理位置,誤差僅有幾公尺。當時以軍用為主,後雷根政府開放民用版本,把誤差加大為 100 公尺,2000 年柯林頓作重大調整,把誤差縮小為 10 公尺,於是 GPS 在民間應用才開始蓬勃,登山的人、都市規劃的人、房地產仲介、乃至駭客,逐漸對 GPS 產生興趣。唯線上地圖至今才有機會運用 GPS。
線上地圖雖有將近十年的發展,但以唯讀為主,僅能下載列印當作一般地圖使用,要把資料加到地圖上頗為不易,一是電腦資源的不足,二是沒有標準的介面。十年後的今天,硬軟體功能已增強數十倍,而標記語言 XML,正好作為介面的標準。地圖無論繪製或照相,都是以地球上的經緯度為基本定位,只要指明經緯度的地點,就可以在地圖上加添資料。手機與 PDA,已經開始裝有 GPS 晶片了,以後的行動電器 GPS 為必備,這一股龐大的動力,與帶標籤的地球如何搭配,給人無窮的想像空間。
在網路上,每一頁資訊都有一個地址,稱之為網址。在佈滿標籤的地球上,每一地點都有一個網頁。這種無限大的重疊,聽幾來有些像資訊爆炸,但虛擬與實質綜合搜尋的概念,只有使我們的數位生活更豐富、多姿多彩。讀者還沒有用過 Google Earth? 趕快下載體驗。如果要選 2005 年網上最炫的點子,我要選 Google Ear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