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新聞要行動起來
  那福忠 June 30, 2014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智慧型手機等行動電器越來越普及,據去年的統計,已經成為讀取新聞的主要工具,美國新聞學院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月前為此主辦行動新聞高峰會,邀請四十多家主要新聞媒體的行動新聞專家,用一天的時間深入研討,期望「組裝」成一套最佳的行動策略與實行的知識。一天下來,這些專家們歸納出九個概念,成為行動新聞時代的重要參考。因為涉及範圍太廣泛,選擇以下幾項我們(至少是我)沒想到、或沒有想過的細節,分享讀者,同時建議讀者閱讀高峰會記錄全文


(圖片取自網路)

   行動電器不止畫面小,使用介面與使用環境也不同於網站與印刷版,所以內容要精短,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行動新聞有兩大類,行動新聞APP、與行動新聞網站,這兩類看起來沒有什麼區別,但實際上是給兩類不同的讀者,所以在設計上也要區分。長期、或訂閱的讀者,希望閱讀全部內容,對媒體品牌執著,這些人會下載APP;另一類讀者是從社群網路或別處轉過來的,是過路的讀者,所以一定落在網站上,這類讀者雖然不在意媒體品牌,但可誘導成為長期讀者.

   行動 APP 的內容,因為服務的讀者屬性相似,可以放一些大家熟習的印刷版影子,像是頭條、社論、批判性的內容。至於行動網站,則要簡單、明確、有黏性,不要有介紹說明之類的中斷性設計,要讓讀者直接去目的網頁。

   行動電器使用上是主要、還是次要,所以產生了「第二屏幕」的概念。在工作現場,行動電器退為第二,第一是電腦,工作以外、尤其是在行動的時候,行動電器勢必居首成為第一屏幕,即使回到家裡也可能仍居首位,把電視比下去成為第二屏幕。另一個概念是大家想用行動電器做工作,來節省時間,但事實上卻在遊戲與娛樂上浪費了不少時間。行動電器最大的功用,在取回對時間的掌握,讓我們知道如何運用時間,這是在設計上必要的考量。

   不同於傳統媒體出售廣告空間的方式,行動廣告的廣告主不在意媒體品牌與平台,在意的是人,買的也是人,也就是廣告能觸及到的人群,那些人的購買意願、收入層級、居住地點、年齡等可以為廣告主帶來機會的人群。行動媒體如能帶出這些人來,廣告自然源源而來,這對媒體來說是新的挑戰,好在已經有對種工具可以做這些事,就看媒體會不會用了。

   行動廣告另一個重要概念,是不要把廣告當做廣告,要當做服務,對廣告主與讀者兩頭的服務。廣告內容與行動電器的原有功能搭配,就是最好的一項作法,例如有的行動電器有 GPS 的裝置,行動廣告可以運用這一優勢,知道使用人現在的地理位置,提供當地的相關服務,當使用人走到另一地理位置,又可提供那一區域的服務。

   對無意闖進來的訪客,要盡全力把他黏住,對再來的訪客,要讓他成為忠實讀者。對第一次進來的訪客,要用一點特別的歡迎方式,讓有深刻的印象。要黏住一個人,最好辦法就是個人化,行動電器是使用個人化的最佳方式,因為行動電器的主人與使用的人是同一個人,而且時刻跟隨主人行動,怎麼讓主人方便就怎麼設計,像是觸摸與語音操縱,與地理位置結合,隨著主人的興趣建立需求資料,隨時 PUSH 給主人信息。

   人才難求,是參加高峰會的人一致的看法,因為要跨行動技術與媒體兩大領域,人才本來就不多,何況除了媒體別的行業也缺乏這類兩棲人才。行動新聞的人才除了必需有的行動技術專業,還要了解一般的新聞學,競爭對手怎麼做的,更要使用各種數據來評估效益。以中小型的媒體的能力,不太容易在市場上爭取到傑出的人才,所以要藉助外力。

   至於大型媒體,剛從紐約時報卸任的數位平台編輯 Jonathan Ellis 說,行動新聞不只是雇用行動技術專家,而是要雇用精明的腦子,這個腦子要懂得數位、新聞、生產、以及每一個角落下一步可能發生的事。

   行動新聞不過是把報紙或新聞網站的內容搬到手機或平版?看起來遠不是那麼回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