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慢新聞
  那福忠 December 14, 2015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今年夏天一個旁晚,我翻開一本書,竟一再不自覺的重複閱讀同一段,經多次之後發覺,只得關上書本不再繼續,為無法集中焦點。我被嚇著了,我一生之中,讀書曾經是深度的樂趣、學習、與慰藉的來源,但現在經常都買的書堆的比床頭還高,瞪著我安靜的訓斥,沒有閱讀這些書,因為我在網上花太多的時間了。

   上面這段話是 Tony Schwartz 在紐約時報上寫的一篇文章「沈迷於分心」(Addicted to Distraction),他是顧問公司 The Energy Project 的執行長,他說經常教別人怎麼樣解省時間,增加能量,想不到輪到自己卻陷了進去,幸好他經過一番掙扎與努力,回到了原來的自己。他寫過一本書「我們現在的做法做不成」,說快速的資訊使我們的腦力不及反應,人的腦子有如一個水杯,裝滿了再倒進去就會灑出來。

   網路真的讓我分心?美國作家 Nicholas Carr 在他「淺灘:網路怎樣對待我們的腦子」的書裡解釋,網路設計的本來就是一個中斷系統,一個分離注意力的機械。我們自甘接受焦點的喪失、注意力的分割、思想的切斷,來換取所謂眾所注目的資訊。

   新聞的賣點之一就是快,以網路作為新聞的傳播媒介,只能用快上加快來形容。有一個新名詞叫「強迫循環」(Compulsion Loop),就像賭博把贏的錢再作賭本注回賭局。新聞傳播的速度越快,新聞的製造也越快,我們不斷的加速接受、吸收,直到腦子的水杯裝滿,再倒進來就灑出去了。這種快速而斷續的新聞與資訊,有人開始厭煩希望慢下來,於是有了「慢新聞」(Slow Journalism) 機構的出現。


(「延遲的喜悅」雜誌內頁樣張:「歐洲的遷徙危機」)

   上圖是英國倫敦「延遲的喜悅」(Delayed Gratification) 雜誌的內頁,是一本新聞類雜誌,但不是周刊、不是雙周刊、也不是月刊,這是一本季刊,也就是每三個月報一次新聞,報導的內容不用說是舊聞,恐怕連聞都沒有聞過。創辦人兼編輯主管 Rob Orchard 說,每天清晨打開手機瀏覽新聞,但偶而也求變化,舒適坐著閱讀一本印刷精美的雜誌,為自己加營養。

   慢新聞有哪些營養?求正確、不求快,找回我們要的新聞價值,包括內容、分析、專家意見。當新聞媒體縮編人力減少預算之際,從「延遲的喜悅」訂閱而來的每一分錢再投資回到編輯部,給讀者製作更好的報導。慢新聞最大的特色是「有尾」,新聞都有頭,卻侷限於速度與資源,有尾的卻不多,引起讀者的不滿。但慢新聞不但有頭、有過程、有結尾,還分析後續的影響。

   另外,慢新聞不會陷入 7/24 的陷阱,盡是推測、猜想、熱空氣,「延遲的喜悅」的 120 頁報導是三個月準備的結果,每一頁都踏踏實實。一般的新聞產品,為了趕時間免不了以「白色干擾」填充,編者啟事、通告、混在文稿的廣告等等,慢新聞正是治這個病的藥方,以機智、展示、不偏袒的報導設計,來啟發告知讀者。

   榮獲兩次普力茲獎的美國記者 Paul Salopek,20 年的全球報導,終於讓他慢了下來,兩年以前開始七年步行全球壯舉,他說大家越走越快,但也越來越膚淺,為什麼不慢下來從相反方向捕捉一點心靈,所得到的報償遠遠超過職業與個人的期望。他呼籲大家必得找到放慢腳步的空間,來分析、吸取更有意義的資訊,我們不需要更多的資訊,我們需要更多的意義。他說,慢新聞最大的不同,是問「為什麼?」

   對新聞來講,慢、似乎不可思議,現在卻看到了,這些人是新聞界的智者、還是叛逆?不妨聽聽「延遲的喜悅」主編 Rob Orchard 是怎麼說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