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人類行為的密碼僅是第一步,Pentland 教授真正寄以厚望的,是用數位工具改變大家的行為,讓你我的動作更有生產性、更有責任感。如果人的行為因為受社會環境影響可以預測的話,那政府以及企業就可以調整社會的流動方向,來改變個人的活動習性也了。
Pentland 的理論當然不無可議之處,美國科技作家 Nicholas Carr 對他用電腦程式替代政治的說法就有所保留。首先是個人資料的隱私問題,因為必須要注入完整的個人動態資料,統計模型才能發揮作用,但個資的安全保障,以及收集個資的網路公司是否同意放棄,勢必成為一大爭議。
其次,即使解決了個資問題,Pentland 的由資料來驅動 (Data-driven) 的社會運作,仍有潛在的問題。社會物理學是早期行為理論學的變遷,用行為科學的「刺激與反應」(Stimulus-Response) 來定義社會的運作,在數學上固然容易,卻忽略了社會的深層結構。我們的行為的確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但這些規範是歷經政經權力的沿革造成的,而描述社會的統計模型,正好欠缺了這一歷史的元素。所以 Pentland 教授的理論只能改善現狀,卻不能挑戰現狀。
Pentland 教授用海量資料技術,打開社會工程的大門,用數學方式探討人的行為,即使不夠完美,仍不失為重要學術貢獻。
讀者想進一步了解社會物理學,可觀看一段 55分鐘的影片,聽聽 Pentland 教授講的一堂課:Social Physics: How Good Ideas Sp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