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網路作者。
   
  西海岸數位隨筆
美國西海岸 吸取太平洋與陽光精華 隨時有精彩故事發生
  March 08, 2020  不僅 COVID-19、還有 PM2.5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燃燒化石燃料製造空氣污染,科學家研究可減少人類預期壽命三年之多。
Photo by Vitaly Vlasov from Pexels。

   COVID-19 是新冠狀病毒的正式名稱,也是最早稱作的武漢肺炎,現正流行感染,各國莫不盡力防疫,照顧病患,甚至研發疫苗杜絕後患。流行疾病或延續很久,但終有減緩與結束的時候,而全球正面臨一個更大的流行病,對人類毒害的程度,遠遠大於流行疾病,而且不容易減緩,更難有結束的一天,那就是空氣污染。德國科學家日前提出的研究報告說,地球上空 PM2.5 的濃度,可讓我們的預期壽命縮短三年。

   PM2.5 是飄浮在空氣中的灰塵、煙霧、與有機物質的顆粒,直徑小於 2.5 微米(百萬分之一米),僅有頭髮直徑的 3% 那麼小。因為過於微小,可以在空氣中停留很長的時間,讓我們很容易吸進體內,也正因為太小,我們吸進體內就無法藉淋巴排毒,這些小顆粒就會在我們的肺內與血管通行無阻,久而久之,就會生病。

   經科學家分析,空氣污染對人體可引發六類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心臟病、中風、以及跟中風有關的非傳染性疾病如高血壓與糖尿病,這六類疾病對老年人影響最大。而一般的早逝,有三分之二歸因於空氣污染,而空氣污染的來源主要來自化石燃料,也就是石油、天然氣、煤炭。

   這份研究報告,是德國 Max Planck 學院與 Mainz 大學的學者,用一個數據大氣模型,來計算 2015 年全球 PM2.5 與臭氧的污染程度,然後結合「全球接觸死亡率模型」(GEMM),來估算因疾病引起的過量死亡,與預期壽命的減少,同時也分析不同污染源的效應,自然污染包括野火與空氣塵埃,人為污染則包括使用化石燃料,結果發現所有空污導致一年 880 萬的過量死亡,同時使預期壽命減少 2.9 年。

   與其他威脅生命安全的因素比較,吸煙使預期壽命減少 2.2 年(720 萬人死亡),HIV/AIDS 使預期壽命減少 0.7 年(100 萬人死亡),瘧疾與昆蟲傳染疾病減少預期壽命 0.6 年(60 萬人死亡),而暴動與戰爭減少預期壽命 0.3 年(53 萬人死亡)。空氣污染幾乎等於這些負面因素的總和。

   又各地區因為污染程度的不同,預期壽命的減少也有很大差異,東亞最多為 3.9 年,南亞其次 3.3 年,非洲 3.1 年,西亞 2.3 年,歐洲 2.2 年,北美洲 1.4 年,南美洲 1 年,澳洲 0.8 年。全球平均為 2,9 年,這是依據 2015 年的數據演算的結果,現在過了四年或許有些變化。

   德國的科學家們又發現,空氣污染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是縮短壽命的主要原因,全球占 43%。空污會損傷血管,使血壓升高、血醣升高,進而導致中風,心臟病發作,心臟衰竭。空氣品質對年長的人特別有重大影響,估計因空污死亡的 75%,為 60 歲以上的老人。

   研究的另一發現,三分之二的早逝歸因於人為的空氣污染,主要來自使用化石燃料,在很多高所得國家高達 80%,而全球每年 550 萬的死亡,實在可以潛在的避免。全球如果不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增加預期壽命 1.1 年,如果去掉所有的人為污染,就會增加預期壽命 1.7 年,但野火與空氣塵埃無法控制,所以預期壽命的縮減仍無可避免。

   IQAir 是瑞士與美國合作的技術平台,收集全球 4,680 個城市、與 98 個國家的 PM2.5 數據料,據發佈的 2019 世界空氣品質報告,全球 90% 的人每天都呼吸不安全的空氣。前 30 名高污染城市印度就占了 21 名,前十名高污染城市印度的 Ghaziabad 名列第一,中國新疆的和田第二,其餘均在印度,而孟加拉為空污最嚴重的國家。

   IQAir 的 CEO Frank Hammes 說,當現在 COVID-19 占滿了版面之際,一個安靜的殺手每年奪取了將近 700 萬人的生命,那就是空氣污染、PM2.5。IQAir 從空氣品質監視系統整理的報告,應是全球環境健康新的危機信號。

(德國科學家的研究報告 Loss of life expectancy from air pollution compared to other risk factors: a worldwide perspective,發表在 2020 年 3 月 3 日牛津大學出版社「心血管研究」期刊)

上一篇  下一篇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