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定是個夢,但一切這麼清晰逼真,是真的在作夢嗎? photo from Pixabay
疫情肆虐,居家時間增多,睡眠的時間也多了,做的夢也就多了,但並不是與睡眠時間依比例增多,而是夢的時間加長了,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Deirdre Barrett 半年前在線上調查,徵求夢到疫情的夢境,結果有 2,500 人回應的了各式個各樣的 6,000 個夢,她自己也做過夢,抱著戴上防毒面具的貓在毒空氣裡走。疫情居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與日常的激勵,使得我們的下意識活動起來,喚起了我們的回憶。教授說,病毒是看不見的,所以能轉換成不同的面貌。
疫情居家,網路上的夢也顯著增加,大家相互討論疫情中的夢、惡夢、新冠病毒的夢。一個人推文說夢見歐巴馬總統夫人擁抱她,這是一件好事,但她突然擔心會不會相互傳播病毒。Reddit r/Dream 是一個將近 20 萬人夢群組,很多人都說到了新冠疫情的夢,一個人說在夢中咳嗽非常厲害,幾乎喘不過氣來,驚醒之後還繼續咳嗽,原來發覺是喉嚨癢,但這個夢常出現,教他很害怕。疫情的壓力,確實把人帶進許多奇異的夢境。
有的夢境感覺很真實,活靈活現不像是做夢,但有時候卻又知道現在的場景是個夢,不是真的,這種現象稱做「清醒夢」(Lucid Dream)。清醒夢不同于白日夢,清醒夢是做夢的人在睡眠狀態意識仍然清醒,白日夢是做夢的人在清醒狀態幻想或冥想,但不進入睡眠狀態。在清醒夢之下,做夢的人有清醒時候的思考與記憶能力,甚至有真實世界的感受,卻知道自己在夢中。據統計有 53% 的人一生有一次、或幾次清醒夢的經驗,僅有 23% 的人每月有一次以上。
除了清醒夢,都是非清醒夢,也就是大多數人經常的夢,醒來之後或含糊記得,但只是個夢。清醒夢因為大腦的不同作用,在夢中不但知道自己在做夢,甚至還能控制夢的流動,所以有人說清醒夢是半睡半醒。長久以來,夢一直被認為是處理情緒、解決問題、發掘創意的工具,特別在減低惡夢的強度與次數上,以及對情緒的干擾上,都有科學實驗證實有效。
據 WebMD 的解說,清醒夢還有很多優點,像是藉夢中控制感覺來減低焦慮,藉夢中的手指輕拍增進身體運動控制,夢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夢中也可以觸發創意,這些多是經心理學家實驗的結果。清醒夢既然有這麼多好處,對大多數人都是可遇不可求,即使偶遇一兩次,也不知道如何從中獲益。所以有人就想辦法來誘導、訓練、或給腦子設計一個「程式」,來讓我們進入清醒夢鄉。疫情居家之際,成了熱門的話題。
打開網路搜尋清醒夢,有數不完的資訊、書籍、教材、課程,從讓你睡個好覺到導入清醒夢,更有各式各樣的裝備,有如睡眠駭客把你的夢「駭」到清醒夢的方向,且不論這些方式的效果,先瞭解一點清醒夢的科學背景。睡眠之中有「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縮寫 REM),眼睛快速轉動,腦子的活動與醒的時候類似,呼吸與心跳加速,清醒夢就在這個階段發生,腦波頻率增加,前額葉皮層活動增強,而有內省沉思人格特質的人,容易產生清醒夢。
那我們能蓄意製造清醒夢嗎?說法很多,網上教材也很多,但還是聽聽夢心理學家 Michael Breus 博士的五個建議:
1.現實測驗。仔細觀察現實環境,反覆問自己這是現實還夢境?來激發在夢中問同樣的問題。
2.醒了再睡。熟睡一段時間蓄意醒過來 10 分鐘至一小時,然後回去再睡,就很快進入 REM 快速動眼期,因為 REM 多是在睡眠的後三分之一發生,而且清醒夢也多是在 REM 期間發生。
3.幫助記憶。記住夢中特別的符號、語言、物件,來幫助下次回到夢境的辨識,並對自己說在以前夢中見過。
4.夢境筆記。加強夢境記憶是發展清醒夢的潛在能力,最好的辦法是每次夢後把記得的事記在筆記本,來增進夢境的記憶。近期研究維他命 B6 對夢的記憶有幫助。
5.冥想。安靜的冥想去除雜念,認知當下時刻,可以移轉到夢中。
至於出售的助夢器,不外眼罩與頭帶兩與種,多是用光線、聲音、電流對眼、耳、腦的刺激,喚「醒」睡眠人說你仍在夢中。這些器具簡單便宜,曾熱絡一時,以後經人使用效果並不理想。最近有進一步的發展,用 EEG 掃描腦波,等到與 REM 對齊,才發刺激信號,經實驗啟動清醒夢高達 50%,但在實驗室外就下降至 20-30%。專家們說我們對夢所知仍然有限,商業化的器具並沒有那麼準確。
疫情讓大家在家,睡覺做夢之餘,或有意體驗一次半睡半醒,夢境與現實連接的清醒夢,但專家也提出警告。清醒夢可能生動如真,會讓你真的從夢中驚醒,然後再也難以成眠,影響睡眠品質。清醒夢讓人產生混淆、譫妄、幻覺,會讓精神疾病患者對現實與虛幻的界線感到模糊。
不論是不是清醒夢,祝你今夜有一個好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