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將來網路會怎麼樣影響新聞報導?」
這星期,這個概論性的問題投入我的信箱,是一位記者為了寫稿來問我的意見。我時常接到這一類的問題,許多是在學的新媒體學生。我這個專欄(指
Stop the presses
本欄)一直從各方面尋求這類問題的解答,但從這位記者的問題,讓我體會到,我還沒寫過一次專門針對這個問題歸納整理的專欄。
因此,如果讀者原諒我一石二鳥的作法,我就利用這次的專欄,談談網路如何在未來影響新聞的報導。
快一點、快一點、再快一點
報紙與新聞性雜誌,長期以來享有鬆懈的結稿時間。電視則是立即播出的媒體,印刷媒體在時效上無法與之競爭,所以就作深度的報導,但讀者要等到下一次印刷機開印時才讀得到。絕大多數的報紙都不經營電視台;即使擁有電視台,也不會將兩種報導整合在一起。但是網站就不同了。報紙與雜誌的網站,多是整體出版作業的一部份,也就是說,報紙可以用網站,與當地的電視台在報導突發新聞時一較長短。
當然,這需要印刷媒介作重大改變。記者與編輯必需調整為 24
小時連續作業模式:對記者而言,要立即對網站發稿,而且隨事件的發展不斷的更新,最後再作一次總結。對編輯而言,無疑的是加重工作負擔。對發行人而言,則是對編輯人員的勤快動作要求日益提高。
今天與明天的新聞機構,將被能否快速取得新聞公佈於世而評估,資訊時代對新聞的需求,是以分鐘來計算的,不是以天計算。這未必是好現象,但卻是新聞從業員所面對的事實。
品質正確性降低
這一趨勢明確的影響,就是新聞品質與正確性降低。去年我們就看到幾個高知名度的烏龍事件,新聞很快的出來,很快的上網,結果是錯的。「舊媒體」的記者,有一天的時間來過濾各種謠傳,但今天及明天充滿活力的媒體工作者,漸漸為了搶第一而犧牲了正確。這是一個危險的行業,但有時看上去不錯。但大家在網上競爭的結果,讀者會讀到更多的錯誤報導,甚至根本就沒有的烏龍事件。
愈多的錯誤,隨著而來更正也愈多,這也是說網上新聞允許編輯快速的刊出更正。如果以
24
小時為出刊周期,一篇更正新聞在第一個小時後刊出,那麼大多數人都不會讀到頭一次刊出的錯誤報導。但那些讀到頭一次刊出錯誤報導的少數人,大概直到明天再也不會回到網站。除非新聞發行是用電子郵件,可以再發一次更正郵件以為通告,但很難知道該通知誰。
進一步說,如果僅有 10 % 的人讀到錯誤報導,而 90 %
的上網讀者都讀到後來更正的文稿,那就可能連錯誤通告都不發了,因為讀到錯誤報導的人不多。那些讀到錯誤報導的人,第二天又上網站,也沒看到更正通告,所以就認為昨天的報導是正確的。同樣的,編輯更不會在印刷版上刊登錯誤的通告。結果呢?有些網站讀者就開始對報導不信任了。
媒體遊牧族日漸增多
大家都熟悉一大群沒什麼才華的媒體記者,盡打擊名人政客於能事,對著他們叫囂的場面。近十年來,媒體的擴大,使得像
O.J.Simpson
殺妻案的高知名度新聞,吸引了更多的記者。當然,「現在還沒看到」,網路上吸引新一波的媒體人員,使得原已人滿為患的媒體,更為擁塞。
這有好的一面與壞的一面。壞的一面是,這些媒體遊牧族會被重大新聞所吸引,因而使得整體報導混亂。報導一件事的人愈多,愈有人想盡辦法與眾不同,像是用謠言報導,導致水準降低。所以,在網上新聞報導競爭之下,必然會衝擊到報導的準確性,最後導致大家對媒體的不信任。但也有好的一面。因為媒體的擴大,而增加了專屬領域的報導,傳統媒體因為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作這類的報導。紐約時報就是一個好例子,在它的網站,僱用了一位記者,撰寫「網路與文化」專欄;另一位記者報導華盛頓,政府與網路法規相關的新聞;第三位記者報導數位化娛樂。這三位記者的文章,都不在紐約時報印刷版見報。有更多的網上新聞從業人員,將報導狹窄的專業領域,把自己定位在這個領域的專家,也同時是報導的作家。許多「記者」會從他們原來工作的行業跳出來,來報導那一行業的深入情況,遠比通才的記者更有優勢。
對還沒披露的事作更多報導
那些被主要媒體遺漏的事情,漸漸會被小型網站披露。報業專家都了解一個現象,在每週出刊一次媒體上的消息,大都會被主要報紙與電視台遺忘。同理,小型新聞網站,即使報導正確,也會被人遺忘。但極可能的是,報導尚未被披露的消息,也能使小型網站一舉成名,就像
Mart Drudge 第一個提出克林頓與 Lewihsky
事件一樣,使小型網站各自尋找自己發覺的新聞,流向大型媒體。今後將一次再一次的看到,名不見經傳的網上「新聞機構」,清楚的建立品牌,也許比今天的
Drudge 還出名。
記者會讀者
記者編輯與讀者接觸是常有的事,但寫信或打電話給記者,就不如電子郵件那麼方便。有更多的網上讀者,對那些公佈電子郵件地址的記者與編輯開始接觸。我以前在本專欄提過,沒有什麼可怕的,公開電子郵件地址的媒體工作者,並沒有被干擾,反而從讀者的回應得到許多好處。
這是另外一個「現在還沒看到」的趨勢。網路的使用繼續成長,大眾愈會用電子郵件與媒體溝通。為什麼呢?因為容易,所以媒體也要適應這個新的情況:就是讀者會回應。逐漸的,媒體的老板們要求工作者回覆電子郵件,並參與網上討論,現場談天等與讀者互動的活動。網路的互動性,已經改變了媒體工作者的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