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專欄,原來是批判最大網上書店Amazon.com的政策,因為它允許出版商買書評的位置來促銷。這篇專欄在我早上更新以前,確實是談到一個非新聞性機構,要扮演一個出版發行人的角色,並非易事。
我們活在網路世界,動作非常迅速,即使是壞的策略,也能因為眾手所指而迅速改正。Amazon.com正是這樣,昨天宣佈調整其付費書評的策略,雖然仍然接受付費出版商的書評,但刊登時候會註明付費字樣,以與原來編輯部及外界獨立書評人所寫的客觀書評區分。
這個故事,正好是一個案研究的教材,述說一個非新聞性機構,如何想在網上運作,加入一點出版「發行人」的模式,來與新聞機構競爭,結果遭遇到硬碰硬的學習過程。
岔了正路
這個故事開始在本週初,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說Amazon.com向出版商收取費用,把他們的書評放在網站「值得推薦」及「趨向完美」等專欄,更壞的是不指明這些書評是因為出版商付費才放入專欄的,因為那樣會破壞讀者「公正」的經驗。Amazon.com的主管們,低調解釋為什麼有這樣的政策:Amazon.com自己的編輯都是獨立作業,書評的寫作不受銷售的影響,這些編輯如果認為付費的書評不妥,有權拒刊。
從競爭的立場來看,這件事對網上新聞有所關連。回到1998年6月我寫的Amazon.com那篇文章,我說過Amazon.com的政策絕不止於賣書,而是要成為書業的喉舌。我當時引述Amazon.com執行編輯Rich
Ayres的話說:「我們編輯部的目標不是賣書或賣唱片,而是要為書與唱片製造慶典。」
這是一個值得稱讚的決策,去年六月的專欄我也指出Amazon.com的做法,聚集專業的編輯與外界自由作家,成立一組「獨立」作業的人,專門撰寫書籍資訊,對報紙、雜認等傳統的書評,是一大威脅。從此以後,Amazon.com就變成書、唱片、影帶等獨一的資訊提供者,進而導引購買。如果Amazon.com能維持初衷,提供客觀的建議,格守「我們不管你買什麼書,僅幫助你找到你要的」的格言,那麼購書書就不太需要到別的地方法找資料,甚至連印刷出版報刊的書評也不必看了。(事實上,新聞網站並不那麼方便,因為多不提供購買管道,而僅有書評。現才有少數網站有購買功能,包括紐約時報網站。)
紐約時報揭發這個愚蠢的付費書評之後,新聞出版業也就因此放心一點。像Amazon.com這像的零售業者,也就是賣書,不會進一步變成另一個媒體(去年Ayre告訴我他們的目標是要走向媒體。),這些製造書評出來的,也不過是銷促技倆的皮毛。新聞界也許成為唯一能提供公正不偏袒書評的地方。
但Amazon.com能立即對眾手所指的批評有所反應,也應給以稱許。許多人對其書評頗為信賴,因為沒有與促銷牽連(這是值得稱讚的事,因為賣書的贏得公正書評的美名,並不簡單。)所以昨天Amazon.com發一則新聞稿,說仍然接受出版商付費刊登其書評,但會註明「付費」,以與原來獨立性客觀的書評區分。現在就看怎麼樣來公佈這些「付費」了。
這類的事,在網路上幾乎可以預測,網路的便利,使愚蠢的事迅速放大。不單是受影響的顧客會大聲說話,競爭的對手也會立即指出其失誤,但Amazon.com承認錯誤,立即改正,使損害減輕。以前Intel因為Pentium晶片有小瑕疪,當時不顧許多內部主管的反對,對外宣佈而且立即補強。現在網上最大書店也發生同樣問題。
不容易成為競爭對手
這件事說明了新聞與資訊在網上的競爭空間持續擴大。在傳統的印刷出版,報紙不會把書店看成競爭對手,但在網路的世界,刊登獨立書評、樂評的新聞機構,就得擔心像Amazon.com一類的網站,把閱讀書評樂評的讀者搶走。Amazon.com已經成功的建構了看書人的集團,提供獨立性的書評,真的可以把原來閱讀報紙或雜誌書評的讀者給搶走。
當然,Amazon.com或Microsoft要扮演「發行人」這個角色,放到其營運架構,路並不好走,這個禮拜的事件就是證明。在預期他們還會做些愚蠢的舉動之下,你真的認為這些零售店能了解出版的運作嗎?但明顯的,這些人不斷的嘗試。
新聞機構,應該對Amazon.com這類的競爭性威脅有所回應,方式之一是打「完整」牌。網上這些零售商想做出版的事,他們被信任的程度,遠不及主要報紙,以書評來說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新聞機構的網站,要讓讀者知道,你刊出的書評(樂評或其他的)是不賣錢的,是不與金錢掛勾的,所以內容維持其獨立性,而值得信賴。
新聞網站用什麼辦法來維持獨立性的文學評論,獲得讀者的好評,而成為讀者頭一個想到的地方?我以前寫過很多篇文章談這件事,那就是在網站上,把書評與賣書結合在一起。如果你的網站有書籍項目,同時也擁有忠實的讀者群,要避免讀者到Amazon.com或其他地方查閱資料或購買書籍的話,就得在網站上提供完整的書評,並引導讀者如何能買到這本書,最好是告訴新讀者能立刻在當地的老牌書店買到這本書。(這不是教新聞網站作賣書的生意,而是引導讀者適當的管道來買書,而抽取因製造交易應得的佣金。)
完整性仍然是關鍵,像我在以前的專欄談到電子商務的策略,新聞網站要在新聞與廣告之間建立政策性隔牆。新聞網站可以把買賣雙方拉在一起交易,但不允許新聞與廣告妥協。Amazon.com在這件事犯了錯,新聞機構則萬萬不能犯同樣的錯,這正是新聞界與人競爭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