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在達康(DotCom)式微之後,似乎變成了創投的最愛。2000年8月29日華文網在台北亞太會館舉行開站發表會,號稱全球最大華文電子書網站。儘管今天的收入可能仍然寄望在實體書的銷售上面,華文網倒因為是第一家的「電子書」網站,在大部分的媒體佔據了大篇幅的版面。
雙雄對決
另一邊8月29-31日的舊金山Moscone Center正在舉行的Seybold San Francisco 2000出版印刷展,微軟和Adobe針對快速成長的e-Book市場,投下霹靂的賭注。當微軟利用Seybold研討會發表和網路書店的巨頭亞馬遜網路Amazon.com結盟的同時,Adobe在對街開記者會發新聞稿宣示其e-Book的重大決定。
竟然是買下微軟e-Book死對頭Glassbook公司。這一家1999年4月在美國波士頓創立的公司,其創辦人是Len Kawell先生當年還是Lotus Notes的發明者之一。該公司曾經與Amazon.com合作推出第一本網路版的Stephan King的電子書小說,最有名的是採取強硬的步驟,嚇唬網路海盜行為,定義電子書交換協定 (Electronic Book Exchange) 規劃數位內容的交易協定。如果不是微軟財大氣粗,悍然尾隨進入e-Book領域,Glassbook.com不會只是e-Book的第二名。
Adobe的決心
Adobe以往一直不放棄利用PDF作為電子書的基石,因為PostScript和PDF已經在生產實體書的印刷業界打下了一片江山,如何能忍受桌上排版的歷史光榮,到了新世代的e-Book變成灰燼?想十幾年前Adobe在Seybold第一次推出PDF的標語不就是「沒有紙張的未來,用PDF來看書」,紙張還沒消失,Adobe卻發現不用PDF也能看電子書。孰可忍,孰不可忍,今天買下Glassbook意義非凡,表示Adobe一方面對抗微軟e-Book勢力,另一方面其實是捍衛PDF的聖戰,Adobe不會坐視PDF困於印前的固土。
Adobe買下Glassbook的市場和工程技術資源以外,連Glassbook的產品Glassbook Reader和Glassbook Plus Reader還有最重要的Glassbook Content Server內容伺服器都一次買斷,內容伺服器是用來支援電子書的配銷和版權的管理。
部分的Adobe 和 Glassbook 成員將加入Adobe的e-Book團隊,一起繼續努力以Adobe的基礎來開發開放式的e-Book標準解決方案。第一步先將Glassbook的使用介面增加文字到聲音(Text to Speech)、跨頁瀏覽和旋轉的功能以後,以後都會加入未來Adobe Acrobat Reader裡面。
Adobe將鼓勵發行商利用Glassbook內容伺服器機制配銷電子內容,確保Adobe PDF格式在電子交易時的安全,和版權的保護。
iUniverse.com
同時Adobe公佈和一家技術領先的數位內容服務供應商 iUniverse.com 合作開發一套數位出版的計劃,目標鎖定e-Book和個人化的出版市場,併購的合作條件並沒有公開。
iUniverse.com 打算利用Adobe應用軟體的槓桿來提供使用者一套迅速、經濟的方法來出版、管理和配銷他們的智慧財產。除了PDF Merchant以外,iUniverse.com將可利用Adobe 的Acrobat、FrameMaker還有InDesign來開發一套出版與發行的基礎架構。客戶可以將利用Adobe工具製造的內容灌到iUniverse.com以XML基礎的Format Neutral Repository裡面,內容從製造、管理到儲存都在Adobe架構下,如此雙方的合作利用PDF的優勢來促進電子書配銷的生意。
Adobe併購IUniverse.com的理由無他,因為iUniverse.com已經在傳統出版業發展出一套嶄新創意的經營模式,並且在他們提供的出版服務後面,建立起一套彈性技術的基礎架構。Adobe電子書部門主管Mike Looney表示:「Adobe 正需要這種創業精神來進一步整合電子書的市場。」
微軟出招
Amazon.com將指定微軟的電子書Reader為這家天霸王網路書店「最喜歡的電子書Reader」,但不是唯一的Reader。微軟將為Amazon.com的客戶訂作一套特別的電子書閱讀Reader。值得觀察的是這個超級婚姻特別強調沒有排他性,也就是說兩家公司都保留和其他公司以相同的方式合作。兩者之間的合約條件並沒有公佈。
有趣的是微軟技術部門副總裁Brass說:「今天我可以連續閱讀100頁的電子書,六個月以前試辦不到的,我們確實已經大幅的改善電子書的閱讀經驗。」
不知道是人適應電子書的習慣改得多,還是電子書的針對人們閱讀的要求滿足得多?
Brass又說:「還是希望螢光幕的解析率可以很快的趕上紙張。」
電子書市場的真實面
微軟的心虛還是虛心,其來有自。
電子書合理地被推理成網路時代書本的替代品,但是合理的條件毫無疑問只滿足了「傳輸」這一部份,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有比網際網路更能滿足「迅速與無遠弗屆」的需求了。但是其他的部分呢?「人們閱讀」的習慣一直是一些質疑電子書股理直氣壯的理由,「我絕不會坐在馬桶上看PDA小說」。
其實人們的習慣一直在改變中,在馬路上掛個耳機喃喃自語的大哥大使用者,幾年前誰說自己會在大庭廣眾聲嘶力竭的講私人電話?這一反對的理由,今天還可以說,明天就勉強了。
e-Book的罩門
真正電子書的罩門Brass先生是知道的,那就是視覺的品質,今天你可以一口氣看完一部金庸小說,是因為白紙黑字的品質,可以支撐你的眼睛盯著看一段長的時間。如果不舒適,你當然會停下來,大家都可以印證在電腦螢幕前的這種經驗。當年桌上排版利用雷射印表機就是品質不夠好,並無法改變印刷品本身,最後的也只是改變了印刷流程而已。
一般黑白印刷品至少使用1200DPI (每一英吋裡能顯示的點數)的設備,彩色印刷則要求到2400DPI以上,如果利用1200DPI的設備輸出時,12磅的中文字可以有200x200共四萬點來表現一個字的細節。如果想在掃描點1680 x 1024的電腦螢幕上一個字佔用200x200點的話,一個大螢光幕只能看到40斗大的字。這就是為何在電腦螢幕上無法表現印刷視覺效果的困難。
電子書的調查
既然數位內容發展可期,電子書必定是通向未來的門戶,這一次Seybold委託Advantage Business Research針對電子書發給參觀者的問卷,就是想透過這些參觀者來反映今天電子書市場的訊息。從台灣派去參觀的人員中,就可知道Seybold確實吸引了一大堆對電子書最有想法的族群,其中有報社IT部門的主管,有出版社和網路印刷公司的研發和市場人員,創投的產業研究員,還有就是一些軟體公司的產品經理,甚至從事電子書研發的程式設計師。
想想看,到什麼地方可以找到一批對電子書更有認識的調查對象呢?
Advantage Business Research 送出33,000張email問卷,約佔10%收回2,880張。
深呼吸一下,繼續看下去。
-
讀過e-Book的佔15%
-
有意願購買一本電子書並且利用電腦、PDF、PalmPilot或者任何電子設備,只佔12%
-
接下來12月內應該不會買電子書檔案的,佔66%﹔包括其中已經看過e-Book的40%
-
觀眾中有7%來自印刷和印前業,去年佔10%
-
大部分都對e-Book持正面的看法,76%使用過電子書者和61%的未使用者說:「我希望能讀各種e-Book,不只是像 Stephen King 這一類暢銷作者的。」
-
53%的e-Book未使用者說:「內容還是最重要的,我找自己喜歡的書讀,就算只有電子形式的書也行。」
-
51%認為當PDA或筆記型電腦再改進一些,他們比較願意在這兩種設備上面讀電子文章,遠超過專屬的電子書機。
當只有15%的Seybold觀眾看過電子書的時候,表示e-Book的廠商還有一段蜿蜒的長路要走。行銷廣告當然要打,Amozon.com不是第一個在網路上賣書的,卻是第一家砸大錢教育大眾改變買書習慣的網路書店,電子書這一段崎嶇的道路也省不得啊!
還有一點就是消費者不會買他認為不夠好的東西,電子書的品質決定於顯示器科技的進度,消費者可以等,但是網路上大部分的營運模式如果還鎖住免費、便宜的原則,想單純以「大量」來解決獲利的問題的話,e-Book即使技術成熟可能也會步入網路書店的後塵。
誰領風騷
這一屆Seybold San Francisco 2000的e-Book Showcase大旗一揮,振奮了電子書市場。微軟和Adobe的e-Book犄角相爭,掌上型電腦龍頭Palm合作的Netlibrary也一樣磨拳霍霍。他們都知道出版商客戶一定會以市場的大小來決定用那一種e-Book格式發行自己的電子書。微軟興致勃勃地宣稱上個月新版的Microsoft e-Book Reader公開的第一天就有10萬人下載,Palm馬上發表他有700萬個客戶,Adobe's Acrobat 4.05也號稱有一億六千萬個用戶。
微軟是電子書的新手e-Book用戶有限,視窗系統的用戶卻又是天文數字。
Palm看起來勢弱,但是3Com還是樂觀地等待無線電通訊的發展。
e-Book走上出版的舞台之前,這樣的戲碼將不斷地上演,我們一定可以從傳統報紙和紙張雜誌上看到e-Book的演進,勿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