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上市了,每一家便利商店都買得到,聳動的標題,巨幅的精采照片,五塊錢真便宜。經過一個多月了,蘋果日報確實影響了台灣的報業生態,中時晚報現在連死亡車禍的新聞報導 (2003/5/30第九版)都可以看到「毀壞的車子和覆蓋白布的屍體」照片佔了整版1/10的面積。
三大報如果以為放大原來不刊登的照片,變大誇張的標題,增加煽情的內容就能應付蘋果日報的競爭,那麼明年的今天真的只剩兩大報了,一大報報導新聞,一大報創作新聞。
本文開始
看蘋果日報快一個月了,至少兩大晚報的銷售量受到了一些波及,因為早上買的蘋果日報,整整12大版的影劇版,16大版的副刊,整整16大版的新聞評論,還沒看完的人,肯定不用去買只有一版半影劇版,1.5版新聞的晚報。
三大報一定擔心微利時代來臨的衝擊,有識之士更應該擔心我們的新聞閱讀習慣就要改變了。
自由時報當初以對發票號碼對獎金千萬元吸引訂戶的促銷活動開始,經過幾年後總算可以和30年基礎的聯合、中時兩大報平起平坐了。回想兩、三年前的「勁報」剛加入時,三大報頂多杯葛一下其送報系統外,沒有太多的動作。蘋果日報上市,居然引起兩大報自動降價因應,自由時報再度推出百萬名車大促銷。但是針對蘋果日報的進場,三大報如此高規格的迎賓陣仗,讓許多人多花了一個多月的報費,想了解這顆蘋果有何特別?
每份5塊錢(六月份起10元),全彩色,標題聳動誇張、字體又大,圖片不但過分寫實,除了「不露三點」的原則以外,百無禁忌。以上只是版面編輯視覺上的差異而已,如果只有這些差異,肯定不至於引起三大報如此的反應。
一年來,三大報許多改革、裁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就是要對付蘋果日報。降價、改變版面編排甚至改變內部作業方式,該做的也都做了。看來還是準備不夠,我們還是看到中時、聯合晚報首當其衝的改變了,標題、照片變大了。
蘋果日報的優勢
可是,當你仔細分析一下蘋果日報的「特色」,你就會發現這些表面的改變,根本就無濟於事,因為蘋果日報改變的是新聞報導的本質,根本不是編排的方式。
1. 蘋果日報處理新聞的第一原則應該是「精采」,而不是真實,像2003/5/29頭版報導孫道存跳票的事件,居然有一大版的篇幅介紹孫的情史,大老婆、二老婆、以前的紅粉知己,今天的女友…每位女士的玉照都見報了,有些照片還滿有看頭的。
你知道了孫的情史,忘記了他因何跳票?這個頭條新聞是孫道存跳票事件還是他的情史?
2. 蘋果日報炮製新聞事件,然後報導之,像某天頭版報導一位中醫趁醫療之便,侵犯女病人的事件,報導中明言有三位女記者偽裝就醫,果然拍到了淫醫的惡行。
剛開始大家都咬牙切齒大罵淫醫的可恨,也讚揚蘋果日報的高招。但是仔細一想,「不對!不對!」事有蹊蹺,因為要拍如此精采的畫面肯定需要許多因素才能成功,沒有好的導演和演員,如何滿足這些條件?淫醫固然可惡,但是他只是參加一場別人設計好劇本的場景,我們不知道,這樣的作法和一般的仙人跳有何差異?
3. 蘋果日報參與新聞事件,記者到風月場所實地參與,不管是有禁藥的舞廳,甚至正統KTV中招妓行樂,不但有真槍實彈的照片佐證,過程描寫繪聲繪影,精采絕倫和香港的成人雜誌相比,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我們視這些為新聞報導,那些沒有提名道姓的主角都是蘋果日報的記者,那有記者報導自己的故事?是「新聞」才怪!
4. 蘋果日報的記者都有很強的新聞評論能力,連戰在中常會支持蕭萬長諷刺阿扁講的話,上報的不到30個字,而記者評論國民黨風格的文字遠遠比新聞人物的話多了十幾倍。有個李八方每天一個人就寫了一整版贓否政治人物,有個木瓜霞一個人就填滿一整版的影劇八卦。他們只要聽到某公眾人物說一句話,就能寫出700-800字的新聞稿,一個月來已經著作等身了。
5. 蘋果日報沒有社論,只有政客對別人的評論,有專門消遣執政黨的陳文茜和趙少康,也有專門譏諷在野黨的林濁水,另外卜大中左踢民進黨不得民心,右踹國親兩黨惡行惡狀,讓兩派的死忠支持者都有歸屬感,比起三大報的立場鮮明,更有讀者緣。
看來,三大報請飽學之士寫社論,引經據典,立論精闢,卻抓不住大部份讀者的胃口。
現在三大報應該檢討的競爭壓力,不是內容不夠煽情腥羶,不是編輯的方式不夠活潑,不是版面的花樣不夠鮮豔,而是新聞報導的定義,他們面對的是一日刊的新聞創作雜誌,裡面的新聞只是個幌子而已。
台灣人喜歡吃蘋果嗎?
蘋果日報讓台灣讀者發現新聞原來這麼有趣,反正台灣能分辨是非的讀者比例有限?台灣的政客敢如此吃相難看,就是算準了這一點,蘋果日報是否改變台灣報紙市場的版圖,答案是肯定的。其他三大報如何穩住越來越小的新聞市場,他們會如何爭取即將變大的新聞創作市場,才是台灣人擔心的課題。
聖經創世紀第三章記載了蛇引誘夏娃吃蘋果,而亞當正在享受夏娃的蘋果時,聽到天主叫他的聲音,他慌忙把蘋果吞下,結果在喉嚨卡住了,變成了喉核,最後蘋果還是消化了。
今天台灣根本就沒有天主,大家一起大口來吃蘋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