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開始》
國外的朋友常常在電子郵件尾巴,附上『愛地球,如果非必要本郵件看看就好,不要列印』的驚語,表示自己愛地球,卻對地球的常識不求甚解。我們向來關心印刷產業的發展,自然對無紙化和救大樹兩項毫無關聯的口號,要發聾振聵一下了。
其實,大部份的林地大多屬於私人所有,如果沒有造紙的市場需求,這些林地一定會被利用於其他的農作物,我們知道中國本來是世界上大豆和玉米最大輸出國,因為經濟發展導致城市面積擴大,這一兩年來,反過來變成大豆和玉米最大的輸入國,到底哪些國家幫忙種植大豆和玉米,不用去研究『為幾億人口種植玉米和大豆的生意,有沒有佔據了原來屬於森林的地盤』,也可以想像如果有更有商業效益的農作物,私有林地的擁有者一定會營業項目。
根據上述的數據,紙業佔有25%伐木業砍下來木材的市場,如果地球上用紙量變少,可能影響四分之一的伐木產業的版圖呢?
宣傳『愛地球,多印刷』固然沒有必要,以為『無紙化』就算愛地球,恐怕為識者笑而不知。
2012年3月13日,244年歷史悠久的大英百科全書出版社,正式宣佈從今而後停止印刷紙本的百科全書,如果你想拿滿滿一書架的百科全書來裝潢家裡客廳,成本勢必越來越高了。
其實,2010年大英百科全書最後一版印刷以後,沒有再印刷過,因為當時這套重達58公斤,售價1,395美元(約今天一萬元人民幣)的一整套精裝本,全球賣出了8,000套,至今還有4,000套仍然在庫房裡晾著。
大家都認為利用web 2.0 技術的維基自由百科全書殺死了大英百科全書,2005年自然雜誌www.nature.com做了一次評比,結論是以數據量為分母算出來的錯誤率,萬人自由撰寫的維基百科實際上比全部由學者專家編輯而成的大英百科還要低,給了大眾一個全新的概念;到了2006年維基百科的數據量已經超過大英百科的七倍,又過了6-7年,大英百科還在書架上或倉庫裡,維基百科不知增加了多少內容,增加多少不同語言的內容,這樣年年增加的差距,大英百科再印刷當然不合時宜了。
維基百科集合全球各方豪傑創造的活知識庫,web2.0是一種吸引同好者自動自發地到維基架構的平臺,來分享自以為的知識,你可以上去維基定義一個項目,例如『按需印刷』只要沒有人建立過此項目就可以,然後可以把自己知道和想像的內容,不論按需印刷的定義、歷史或任何相關知識,輸入維基,但是別人可以接著在這個項目上增加材料,或修訂其中的錯誤。截至2012/3/20,已經有284種語言的維基版本,其中有416,126篇條目以中文撰寫;每天有數十萬的訪客作出數十萬次的編輯,並建立數千篇新條目,讓維基百科的內容變得更完整的人力成本幾乎為零,維基利用網絡基礎建設架構了如此龐大的人類知識庫,稱之為『千科』或『萬科』都行,何止『百科』。
其實,大英百科是被一片光盤打敗的,2000年微軟推廣Windows作業系統隨機附贈Encarta 百科全書光盤,買電腦就有百科全書,電子百科除了不能放在客廳擺擺門面以外,其他的功能與效率都讓紙本百科全書的性價比,看起來荒唐無比,當時就敲響了紙本大英百科業務的警鐘。
百科全書到了20世紀末,就完成了其人類傳播知識的階段性任務,2012年大英百科100% 轉成網路版,也不是因為環保,不是為了保護森林。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