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應該研發的是印刷需求
  呂理哲 December 02, 2012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lu@brainnew.com.tw
   

      當台灣的電腦製造廠致力於研發更薄更強大計算能力的電腦時,Steve Jobs 正在想什麼?為何電腦會變成手機?印刷廠面對供過於求的今天,有沒有研發部門來想喬布斯想的事兒?

《本文開始》

我們看到許多人手上隨時拿著手機或平板電腦低頭用功,在等車的時候還是地鐵上面打發時間無可厚非,但是在聚餐中甚至會議時,同樣的情形亦屢見不鮮。古時候沒有這樣的裝置,可以幫助人們身處人群中精神上離開了崗位的工具,以前大家都有這種需求,卻沒有合適的產品可以用,直到移動裝置滿足了這項需求,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其中蘋果電腦的產品在市場上最出色。

今天,大家都認為蘋果公司是世界上最能創新的科技公司,Steve Jobs 以一系列的產品iTune, iPod, iPhone, iPad把原來不用電腦的人都變成電腦用戶。差一點就革了電腦和手機供應商的命,導致2012以前最會賣電腦的惠普公司以後不再賣電腦了,使得Nokia這家最會賣手機的公司,越來越不懂手機該怎麼設計了?

我們來看看從2002-2012 十年來五家科技大廠的研究發展支出的數據,蘋果的R&D費用為 8.76億美元,相較於微軟的25.94億美元, Intel的 25.13億美元或是Cisco的 13.58億美元研發經費,蘋果可是研發投入最節儉的公司。

可是從每一股獲利能力來看,蘋果的EPS 為42.55, 相較微軟的2,0, Intel的 2,36和Cisco的 1.36,蘋果卻是最會賺錢的公司。

蘋果對研發總投入是比較少,但是十年來研發投入可是成長了655.2% 相較於微軟成長51.96%,Intel 成長149.8%, Cisco 成長64.81% 五家科技巨人10年來增加研發投入增加最猛的公司。雖然如此,十年來蘋果僅僅投入其營業額 2% 去研發,比微軟13%,Intel 17% ,Cisco 12% 比例低多了,蘋果公司不可不謂賺錢有方。

即使和年輕的高成長高科技公司相比較,這五年來的對R&D的投入成長幅度 Intuitive Surgical (180.7%) MAKO Surgical(139.9%)ARM (78.24%) RiverbedTechnology (100%)都不如老字號蘋果(323.2%)。

當然 蘋果每股獲利的能力比這些年輕的公司都強(EPS42.55)多了,Intuitive Surgical (14.07) MAKO Surgical(0.86)ARM (0.48) RiverbedTechnology(0.38)。

蘋果研發成本低,應該來自以對這個世界不同的認知,大家以為科技效益不足,努力研發更有效益的產品,蘋果認為其實今天科技早已夠用了,其他的科技大廠把精力放在創造更強大的規格,蘋果的研發重點放在找出需求,發掘市場的需求,再找出合適的科技。

所以,iPod出現在大家用 mp3 來聽音樂以後,iPhone 出現在手提電話滿街跑以後,iPad出現在全球筆記型電腦(laptop)超過桌上電腦(desktop)的數量以後。蘋果的產品誘導小小孩和老老頭兒離不開iPhone或iPad,並不是iPhone比HTC One更有效益,不是iPad比華碩的變形金剛更有技術含量。

從研發成本來看,今天科技能力綽綽有餘,需求才應該是研發的重點。

台中的東海大學這幾年推動『博雅書院』課程,加強大學生的通識教育,所有東海大學的學生都能報名參加,沒有學分,沒有文憑,學生在兩年內上完東西文明、世界議題與社會正義等必修課程,每學期還得參加15∼20場各領域的講座,全部免費,但是不包括畢業前的出國體驗課程,要求學生自行募款,有的學生到喜馬拉雅山做公共服務,或組織團隊到海外體驗,錄取率只有20%,淘汰率更達50%。

1997年哈佛大學出版的博雅教育白皮書,提到這項教育希望打破學生已知的假設,讓學生困惑,再讓他們自己發掘表象下面的真實。提出『物競天擇』的達爾文19世紀時,曾經在劍橋大學體驗過博雅課程;創立臉書的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本世紀初在哈佛大學也體驗過。

東海大學希望博雅書院的學生畢業時可以回答以下的問題,『今天的世界為何是這樣?』『我該做什麼?』

那麼,我們印刷人是否該問『今天印刷產業為何是這樣?』

『印刷廠該做什麼?』

要製作精美的印刷品,十年前的技術早已經夠用了,十年來又有許多人陸續投入研究發展,印刷廠已經不需要過度擔心印刷設備的效益,我們是否也該研究什麼樣的『印刷需求』還沒有被滿足?尤其,當移動技術把大家24小時都綁住網絡上,連在一起的時代。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