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火花 – 大陸電商和快印店
  呂理哲 December 07 2015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lu@brainnew.com.tw
   

      數字印刷在中國論壇,希望讓快印店業者可以和大陸越來越多的印刷電商面對面交流,不料引起了快印店的反彈。

《本文開始》

“2015數字印刷在中國”技術高峰論壇在珠海舉行,討論環節中邀請了電商平臺和快印店一起討論,意料中擦出了火花。

參加討論的快印店有天津好彩、南京東南文化和東北的祁欣,他們都在自己領域中建立了自己特色的快印店,在大部分同行感受到不景氣的壓力下,悠游於自己創造的快印店風格之中。如果快印店是數字江湖裡的漁船,這三艄漁船的駕駛員一定是魚獲量穩定,唱著漁歌快樂的船夫。

參加討論的一幅圖算是大陸最早的電商,提供了一個讓設計師展示自己設計作品的平臺,撮合有設計需求印刷買家和印刷廠之間的交易,經過了幾年的遠端嘗試,決定到線下來找快印店合作。

電商擁有資源和技術,一幅圖試圖以互聯網的思維,琢磨印刷買家到快印店購買的體驗,想要幫忙快印店利用網路門戶和管理軟體來改善生意的效益,延伸服務的觸角,聽起來對資源有限無法自行架構網路IT基礎建設的快印店有利,快印店應該歡迎才是?

今年新開張的幾家電商一上場,都有大力爭取快印店來加盟的動作,和一幅圖的策略改變和有沒有關係,沒人知道,倒是電商有志一同對快印店發生興趣,意外地觸動了快印店族群敏感的神經。

各行各業都在移動互聯網的變革中備受壓力,大部分快印店像在迷霧中航行的魚船,前途茫茫視野不清,忽然發現雲端出現了幾個碟形的不明飛行物,又看到飛行物紛紛拋出繩索,要不要伸手去接?

這時候,曾經拉過不明飛行物繩索受過傷的魚船發出了警告,於是附近的魚船全都提高了警覺,放下了伸出的手。這個場景在科幻電影裡常常出現的橋段,在數字印刷的江湖裡出現一點也不奇怪。

今天各行各業生意難為,根本的原因是訊息傳播的速度太快,好的技術被一家使用發揮了效益,很快全行業都會知道,技術供應商更利用這一點,讓所有的競爭對手都知道他的產品優勢,說明更多的競爭者,也擴充了自己的業績。印刷業也一樣,即使印刷廠之間的競爭也多採用相同的邏輯,供應自己客戶武器增強其競爭力的模式,客戶從自己印刷服務中得到優勢,我們一樣大肆宣揚,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供應商提供競爭力的武器,造成下游產業的供過於求,本來就是商業發展的自然法則,這就是所有制版廠都用CTP技術,印刷廠都用平版印刷技術,少有例外的原因。

專家觀察一波一波供過於求的變化,就稱之為『趨勢』。

在供過於求形成過程中,總有一些創新分子,不甘於和別人一樣,先嘗試了不同的技術或生意模式,等到他們避開了供過於求的產業趨勢,佇立在同行的眼前,大家才注意到還有這種做生意的方法。

於是另一波趨勢潮流朝供過於求發展也跟著醞釀起來…

2015年國內數位印刷產業現況來看,上一波數位印刷技術早足以應付市場的需求,進入了這一波尾巴。大部分快印店感受到了供過於求的壓力,找不到新武器來應付競爭,又看到其他行業的電商佔據了產業新聞的版面,甚至國際新聞的頭條,媒體的明示暗示的結果,上網似乎成為了脫離困境的救命稻草。

有些國外的網路印刷公司避開了上一波的供過於求,像Vistaprint、Lighting Soruce;加上了國內電商適時出現,導致讓快印店對下一波的互聯網趨勢浪潮有了想像空間。

互聯網大趨勢不可逆,問題是互聯網和印刷廠或是快印店的關係,如果沒理清楚,今天的煩惱到了明天還是煩惱。對未來的描述不準確就反應,後果可不僅僅是白忙一場而已。

據統計大陸快印店約有30萬家,來至於13億的人口紅利數百億的年產值,如此巨大的需求不會一下子被取代,再好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也改變不了。

快印店的生意來源是店周邊幾公里內的企業客戶,這是既有的優勢也是限制。

快印店和電商平臺合作期待的效益是什麼?如何評估?

有人提『平臺就應該免費!』,也有人提『平臺應該讓快印店賺更多錢!』都得到了台下的掌聲,聽起來煽情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不先合作哪知道有沒有錢賺?保證讓你賺錢,誰來保證這個『保證』?

快印店期待平臺帶來網路技術,來延伸服務的距離?從一公里到多少公里?今天需要開另一家店面,才能延伸服務的距離。

其實可以期待電商平臺帶來更多不同的產品,讓原來服務客戶的成本不變,增加更多的產品線。

大陸印刷電商風起雲湧,各提供不同的價值,電商平臺需要好快印店作為示範門戶,站在風口上,快印店應該平心靜氣去梳理去選擇。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