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出現的(寶可夢)遊戲掀起了全球的抓怪物的浪潮,上個月參加一個媒體新技術研討會,會中討論新媒體技術劇烈改變的時代,大家應該如何看待商業印刷的發展?
《本文開始》
最近新出現的(寶可夢)遊戲掀起了全球的抓怪物的浪潮,上個月參加一個媒體新技術研討會,會中討論新媒體技術劇烈改變的時代,大家應該如何看待商業印刷的發展?
會中,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商業印刷未來會不會被電子技術取代?』
提問者認為移動互聯網傳遞資訊如病毒傳染一樣快速,電子廣告不但便利而且更有效率,新進的行銷手段應用了新媒介技術“擴增實境”(AR- Argument Reality),把一些宅男宅女、老老少少、明星和政治人物都趕出家門,到真實世界去交流,不但驚動了整個廣告媒體產業,也讓同行擔心印刷活業務會不會被替代了?
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結合行銷廣告模式的AR遊戲2016年7月終於出現在世人的眼前,任天堂和Niantic合作推出寶可夢(Pokemon GO),不但讓任天堂的股價一天大漲25%,還創造了1983年以來的最高記錄。
寶可夢APP知道遊戲者所在的地理位置,APP在特定的位置會打開遊戲者手機的照相機,在拍到的即時錄影中插入妖怪(神奇寶貝遊戲的角色),遊戲者可以利用APP中的工具去抓在手機視頻裡出現的妖怪,真實世界沒有妖怪,在手機視頻裡卻可以發現妖怪在樹上、在路旁或街角,就好像你採用了紅外線探測器,找到了肉眼無法發現的妖怪。抓妖怪得積分,積分多寡決定遊戲者的等級,不同等級決定遊戲者進行不同遊戲項目的許可權,因而發展出各種遊戲規則和情節架構,沒有盡頭的升級吸引遊戲者上癮一直玩下去。
從新聞報導中可得知美國人因為這個遊戲改變了很多人傍晚下班後的活動,不再流連酒吧,大家都去公園抓妖怪。英國新首相第一次新聞記者會,發現台下的人都在刷手機抓妖怪,工作人員不得不提醒觀眾首相已經站在臺上了。
這一周以來,下班以後的臺北雖然還是一樣炎熱,許多人在公園裡活動到半夜,因為寶可夢剛剛在臺灣上市。寶可夢系統的設計應該是人越多的地方,推出越多的妖怪。
臺灣的經濟好像都活絡了起來,各大賣場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大家到大賣場去抓妖怪啦。像家樂福、大潤發這些大超市的而股價也因此大漲,被歸類成為寶可夢概念股。
寶可夢遊戲還可以配合商店的行銷活動,麥當勞和寶可夢合作,吸引客戶到麥當勞門店抓怪物,還可以讓兩個陌生人在店裡面舉辦比賽抓妖怪,得勝者可以成為擂臺主,不但有為擂臺命名的權利,還能接受別人的踢館挑戰。這一周以來,臺北許多麥當勞門店的擂臺都被改名為(飛哥英文),顯然這家英文補習班鼓勵同學去打擂臺。
寶可夢這種結合遊戲、GPS地圖、AR 技術,吸引大量的粉絲自主性來玩遊戲,幫助廣告主(麥當勞)吸引客人過來,意外地被另一個企業(飛哥英文補習班)加進來一起行銷,一起廣告。
企業花錢買印刷無非為了廣告行銷,商業印刷單純把油墨印在紙上的效果如何和寶可夢這麼有吸引力的行銷工具相比?
AR並不是最近才發明的媒體技術,卻是最近才找到應用的方式。
還有其他的新技術如虛擬實境(VR- Virtual Reality)、混合實境(MR- Mixed Reality),這些打破傳統螢幕的表現技術都會把虛擬帶進了實境,進一步打破了人們對影音刺激的界限,只是暫時還沒找到應用的點子而已。
同行擔心新技術會從根本取代上了印刷的市場,不是沒有道理。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或許印刷同行可以稍微樂觀一些。根據美國廣告資料的調查,發現今年將是“網路廣告”總產值超過“電視廣告”的轉捩點,廣告市場的變化影響的不只是商業印刷,連電視都受到了大震動。
要同行樂觀的不是電視廣告即將變成昨日黃花,而是同一調查中指出,美國網路購物消費者每年平均花費1,000美元上網購物,美國人平均年收入為40,000元,美國人不太儲蓄,還有剩下的39,000元用到哪裡去了?
調查的結果是大部分人在自己的生活圈(住家、辦公室)附近消費,把錢花在生活圈裡面的餐館、酒吧、咖啡廳、加油站、健身房、乾洗店、髮廊…。
這些解決人們生活需求的供應商都是人們身邊的小企業,他們才是真正商業廣告的最終客戶。這些店家服務有限的範圍,即使他們利用網路收款,利用網路提供外賣服務,他們的行銷預算,就只有印刷廣告單的印刷。他們是商業印刷的訂單來源,即使網路廣告總產值超過了電視廣告,一點也不會影響到大家生活圈內大部份的店家。
如果我們知道商業印刷存在的道理,管他AR/VR/MR技術如何如何,與其沒事擔心新技術會搶走印刷的生意,還不如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效益利用網路服務客戶。
印刷企業經營者已經沒有悲觀的權利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