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呂理哲,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看新聞創作,何必當真?
  呂理哲 Apr 10, 2003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lu@brainnew.com.tw
   

美伊戰爭的新聞畫面連綿不斷地在電視上播放,像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大家都期待戰爭快一點結束,我們可以換個節目來觀賞觀賞。

那福忠先生2003/4/3 ePublishing的特別報導,「洛杉磯時報3月31日刊在頭版的伊拉克前線照片,是由攝影記者 Brian Walski 用兩張照片合成的,經由洛杉磯時報自己刊登啟事披露、並將 Brian Walski 解職之後,業界的討論與辯論熱烈空前。Brian Walski 為著名攝影記者,曾多次得獎,現在連他得獎的作品也遭受質疑。」(新聞創作圖片請參考洛杉磯時報網站

感謝那先生,為大家看新聞打開了另一扇視窗。老孟發現新聞的娛樂性如此的高,原來是媒體製造出來的。仔細回想一下你一定看過以下的新聞畫面,和我們在好萊塢看到的電影畫面理應有不同的地方:

1- 美國坦克車迎面對著鏡頭而來,呈現出軍容的壯大。
戰地與電影的不同點:攝影記者不應該身先士卒吧?

2- 一間像防空洞的水泥房間內,鏡頭的左下方有一扇木門,突然門被一腳踹開,一位頭戴鋼盔,上面裝著一個強力手電筒的陸戰隊員,側身閃入房間,快速地將燈光和槍口掃過房間內的各個死角,好帥的身手。呈現出戰地的肅殺氣氛。
戰地與電影的不同點:攝影記者不應該比陸戰隊員先進入防空洞吧?


3- 一棟已經被炸彈洗禮過的民宅,鏡頭從天井的右邊牆角漸漸移到左邊的一個破了玻璃的木門,破了玻璃的窗戶中,忽然出現一個塗黑臉的陸戰隊,眼光從鏡頭的對面,由右到左快速掃描天井一遍,身一矮,把門踢開後閃開,另一個手持衝鋒槍從後面跳進天井,接著另一個人也跟進來,所有的人保持高度的警覺,煞有介事,呈現了剛進入一個未知環境的緊張。
戰地與電影的不同點:攝影記者不應該比陸戰隊員先進入淨空的建築物吧?

這樣的新聞畫面和 Brian Walski的修改照片,有何差別呢?

同樣的,伊拉克總統和國防部長的新聞畫面,多是視察地方的畫面,輕鬆有餘,只為了表現「我上鏡頭,故我在」的證據而已。

連戰爭的新聞中,都能發現這麼多的創作因素,如果各位回想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台灣藍綠選戰的新聞,便可見更拙劣的技巧。

看倌們,你看別人的創作何必當真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