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那福忠,知名電子出版專家、網路作家。
   
  長期的緊急
 

那福忠 October 30, 2005

  請把你的想法寫信給我: Frank.Na@Gmail.com
   

   「被尊為父執輩的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楊 (Carl Jung 1875-1961) 有一句銘言:人不能承受太多的事實。你即將閱讀的,將挑戰你目前的生活,我們正坐在一個顛波的車裡,不知何去何從。美國人也真夠受的了,一頭栽進資訊、娛樂、休閒的科技黑洞,徹底改變了生活的價值而不自知,即使經過了 9/11,美國仍然夢遊其未來。我們從失火的房屋逃了出來,卻走向懸崖的邊緣,懸崖之下是政治是與經濟的無底深淵,其規模之巨大前所未有,我稱它為長期的緊急狀況 (Long Emergency)。」

   上面這段話,是美國作家 James Howard Kunstler(小傳)在他最新一本書裡的開場白,這本書名叫 Long Emergency: Surviving the Converging Catastroph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主要是說地球上化石燃料、持別是石油,是「一次燃料」,用完無法補充,產量達到頂點後即開始下降、直到停產,替代燃料當然會出現,但再也不會像石油那麼便宜。問題是,我們的社會與經濟結構,多年來都是建立在廉價石油的基礎上,一旦這個基礎破碎,混亂必然產生,終至一發不可收拾。近來油價一再升高,這個話題越趨敏感,Kunstler 的話一再被人引用。

   他的說法或許危言聳聽,但無庸質疑石油已經注入維繫生存的每一個細節,以最基本的食物為例,特別是依賴肥料的廣大農地耕作,需用燃油的機械播種、施肥、收割,然後再用燃油的運輸工具送到各地。如果單是食物,還算簡單,但除了食物幾乎每項活動都依靠石油,從塑膠的製造、到馬路的修築,商品從便宜人工的產地、運送到賣場、再靠大型汽車載送回家。石油現佔 40% 的能源所需,其中三分之二用在汽車上,通勤、運送、以及擁塞在車陣。

   Kunstler 不相信美國在後石油時期安然無恙、繼續繁榮,相反的,廣大的美國會變成許多獨立的自治區域,特別是沙漠地帶,如內達華州。眾所周知的賭城拉斯維加斯,金碧輝煌,是全球最明亮最閃耀的城市,所依靠的是便宜的空調、便宜的航空、路面平坦的高速公路,一旦沒有了石油,這一切都回歸原貌,成為一片沙土。到那時候,從鄉下進城,是一天的腳程;到附近的大城市,要走幾天的路;橫跨美國,則沒有人敢想。

   至於城市的郊區,就更不堪回首了,Kunstler 稱之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資源廢棄場,到處是丟棄的豪華休旅車、沃爾馬大賣場空無一物、未融化的瀝青凌亂堆積。那時候再也不能供應兩百坪房子的暖氣,再也不能把便宜的進口貨填滿大賣場,再也不會把坑坑疤疤的馬路鋪平,因為已經沒有多少人用馬路了。美國以外,Kunstler 預估歐洲境況較好,因為保存了小的農耕地,這些區域在後石油時期將掌控全球。絕望的中國人開始對外冒險,澳洲與紐西成為首先的對象;不分國籍的海盜到處猖獗,形成異類族群,全球的的海岸都成其獵物,美洲的太平洋海岸,成為最顯著的目標。貧窮國家再也不思正途發展,而迅速加入全球的混亂。

   石油用盡以後,雖然有許多替代能源,Kunstler 卻不認為能有那一種能替代石油。天然氣是好的能源,但與石油同屬化石燃料,也有用盡的時候,只能作為過渡時期在用盡之前,發展出下一代的能源。天然氣是否能支持那麼久、是否能承擔這一重任,仍是未知之數。另外太陽能與風力,近年研究的人不少,也有了一些裝置,但 Kunstler 認為成本太高,效果有限,何況太陽能所用吸光板的製造,以及風力發電風車的安裝,都離不開石油燃料的工廠與機械,何況這兩樣能源要用到交通運輸上,轉換極為不易。

   煤,是現在發電的主要燃料,約半數的電力,是用燃煤發出來的,煤的儲存量估計仍多,但 Kunstler 對這一估計質疑,認為高估,即使還真有那麼多煤,是否要繼續燃燒?地球暖化、環境污染、景觀破壞,不都是燒煤燒出來的嗎?用煤可以合成石油,另有油岩、油沙,可從中提煉出石油來,雖然有人試過,卻是一種高成本、低效率的能源,沒有人會去投資。

   水力發電是乾淨的能源,一度是電力製造的主力,現在僅佔 10%,Kunstler 認為地球上適合修築水壩的地方,都已經修建了,剩下的地方不多,何況修建或維護水壩需用的重型機械,少不了還是要燃油,如果燃油太貴,也許可以復古、用燒煤的蒸汽動力來挖土。乾枯的植物,也可以作燃料,但要大批種植才有用,這又回到原點,大批種植需要燃油的機械。不過 Kunstler 認為木頭是可用燃料的一種,至少可以在冬天取暖,但代價是全球的森林迅速消失。

   最後剩下可用的能源,只有核能了。Kunstler 並不反對核能,但不確定僅靠核能就能維持一個核化社會,單就核能是否能轉換到現在型態的運輸系統,就是個疑問。所以即使我們願意建立一個核化社會,仍要依靠別的能源協助。

   Kunstler 或許提醒大家,現正在有限的彈性與創造力之下與時間賽跑,我們的能力,遠遠低於歷史上對人類能力的頌揚,現代的人已被自己的發明所綑綁。讀者以為如何?


上一篇   下一篇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