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線上最重視品質的穩定性。傳統類比式的晒版方式可以採用前期所介紹的類比式晒版導具來監控光源、版材和沖版條件的組合。在CTP(Computer To Plate)成版的過程裡,數位導表扮演了重要的管控點。此導表可以適用於不同解析力的輸出設備,也可應用於CTF、CTP、雷射印表機和噴墨印表機等的品質控管。讓我們在生產的過程裡,將傳統和數位流程的品質控制得恰到好處。
          
              <前言>
        晒版控制導具在進入CTP時代的數位流程裡,是以數位的方式呈現出來,由於此時雷射量和解析力及版材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如何調整?如同你在調整CTF(Computer To Film)的底片上每一階之網點面積能否很線性的複製出來一樣,以及如何量測版材上網點面積等等問題都需要深入了解。
              <Ugra/Fogra 數位導具1990年>
        此數位導表的規格為
        語言:PostScript
        文件型式:PS 或 EPS 檔案
        作業平台:Mac, MS-DOS, Unix
        尺寸:長 161mm (如果有包含彩色控制因子是191mm)
                    寬 17mm
              
              星條線---從0-90度
                每一度為間隔畫一條線
                線寬:為二個小雷射點
              
              
         此設計是不論後端設備的解析力多少都可以使用此導具,如果輸出設備的解析力太低,則中心點所覆蓋的區域較大。如應用在噴墨打樣機時,機器的解析力是每英吋600個點,但所形成的基本噴墨點比機器解析力大的話,其中心點所覆蓋的區域會增加。
  
  文字區
                字體:palatino
                大小:6 points
                內容:Hamburgefons,分陰和陽紋
              
              
         此區用來測試文字的品質,由於只有6個points,而且是陰陽紋同時存在,所以在輸出時很敏感。
  
  平行線
                此區分為6欄
                第一和第二欄的規格為1:1的水平和垂直之黑白線,每一欄又分為4列,分別為輸出機最小網點的一至四倍為每一列的基本點,如圖。
              
                    
         第三至第六欄的規格為線與線之間的關係係數是24,組成陰陽線的寬度分別為輸出機最小網點的一至四倍。
         由於第一和第二欄是等間距排列的水平和垂直線,所以理論上應該是50%的佔有率,在視覺上看起來是有著同樣的"灰"感覺。如果輸出機的網點因為鏡片關係,如變形為橢圓形的話,在某一方向的平行線可能看不出來,但另一方向的平行線卻是"滿版"的感覺,這表示可能雷射光所形成的點不理想所造成的。
         第三至第六欄主要的作用是幫助你做更詳細的分析和判斷。如果你發現間距較小的平行線產生滿版填塞的現象,可以藉由此四欄來判別到底紀錄在版上的細線是粗到什麼樣子才造成填塞為滿版之現象。
  
  小網點
                網屏角度:45度
                距離:16個小雷射點
                有陽紋和陰紋
                左邊數字標示:
                1:一個基本的小雷射點
                2:二個對角線分佈的小雷射點
                3:三個小雷射點
                4:四個小雷射點形成的方形點
              
                    
         此部份的功能可以補充解析力的訊息,因為是由基本的雷射點所形成的小網點,就如同亮部和暗部的小網點一樣,對複製條件是很敏感的,在製作的過程中可以判斷出是光源、版材、或沖版條件等等的問題。如果在版材上有這些小網點,但經過了沖版後這些小網點卻消失了,您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問題的癥結點。
  
  網點階調表
                網點面積:0,3,5,10,20,30,40,50,60,70,80,90,95,97,100(%)
                網屏角度:45度
                而其它的條件如網點形狀和網屏線數等參數會經由系統的偵測值轉換成為必要的參數以符合網點面積的規格。
                其主要目的用於評估每一階調的轉移是否平順且線性化的複製網點訊號。您可以使用量測儀器輔助評估。
              
                    
                      檢查表
                面積:50%
                每顆網點的組合: 1*1個網點(就是一顆小雷射點)
                2*2個小雷射點所組成
                4*4個小雷射點所組成
              
                                                         此圖可下載放大觀看較佳 
  
         由於此三個檢查表在設計時均為百分之五十的網點面積,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下看起來應該是同樣的灰調子(50%),如果有任何的事故發生導致網點太大,則會產生網點與網點之間重疊的現象,易於造成1*1的區域形成滿版或填塞的效果。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大概有:
                1. 電子成份---光束的電子模組構造
                2. 光束---強度(如雷射值)或對照表(轉移曲線)
                3. 光學成份----鏡片組合
                4. 成像過程---曝光材質(如版或底片)、沖版或沖片條件、紙張(雷射印表機或噴墨用的紙張)
                5. 機械構造---如傳遞結構和振動的問題
                配合此導具的其它因子和仔細用放大鏡觀看網點結構等方法,將有助於在發現問題時判斷是那裡出的問題。
                
                彩色導表
                彩色導表在這裡只不過把平常用的長條式彩色控制導具放入此數位導表而已。所以在基本的構造上包含了四個色版(cmyk),每個色版有100, 80, 40%的網點,也包含了二次疊印色,紅(m+y),綠(c+y),藍(m+c),和三色灰及二個CIE定義的標準色。構造如下表:
              
                
                  | C100
                           
                   | M100
                           
                   | Y100
                           
                   | M100
                           
                     Y100
                             
                       | C100
                           
                     Y100
                             
                       | C100
                           
                     M100
                             
                       | 
                
                  | C80
                           
                   | M80
                           
                   | Y80
                           
                   | DIN 6164
                           
                     NO.14
                             
                       | K80
                           
                     Achromatic
                             
                       中性灰
                           
                     | C72
                           
                     M56
                             
                       Y54
                           
                     | 
                
                  | C40
                           
                   | M40
                           
                   | Y40
                           
                   | DIN 6164
                           
                     NO.13
                             
                       | K40
                           
                     Achromatic
                             
                       中性灰
                           
                     | C28
                           
                     M22
                             
                       Y20
                           
                     | 
              
              其中 NO.13是有關于膚色(skin tone)
         NO.14是有關于綠色葉子的草綠色(foliage green)
                而這二個顏色也被定義在CIE色空間系統做為參考色
                        
                    
                在實際的應用如下:
                A. 100, 80, 40%的網點
                可以描述每個色版網點擴大情形,藉由100%可以量得各色版滿版濃度,並且可藉由80和40%測得暗部和亮部的印刷對比值(Print Contrast Value)是多少
                B.  紅綠藍三個疊印色
                可以看出疊印情況是否良好,並算出疊印值是多少
                C.灰色平衡
                可由三色疊印的灰來觀看是否在此滿版濃度下能否達成灰色平衡。所以此二色塊刻意放置在中性(灰)色塊旁邊比對
                D.膚色和草綠色
                可以用量測和視覺比對的方式觀察此二色塊
              <總結---活用導表>
                此導表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適用於各種解析力的輸出設備,而不只是局限於CTP或CTF,它還可以應用於雷射印表機、噴墨印表機等等。下次當您添購新的設備時別忘了向廠商詢問如何控制輸出設備的品質,讓您生產時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