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網上新聞業製造了不少名詞,最新的一個是「參與新聞學」,意指一般民眾刊出自己製作的的個人新聞,作為專業新聞的輔助。
但在另一方面,網誌在業界存在已久,現在被大家正視。
把參與新聞與網誌結合,我們就得到了「民眾網誌作家」(Citizen Blogger),這些人可讓網上新聞有重大改變。
走向民眾新聞
Advance.net 是 Advance 出版集團的網路部門,集團旗下有多家報紙、雜誌與網站,現正把民眾網誌的概念放到兩個地方性新聞網站 MassLive.ocm 與 NJ.com 上實驗,如果這個概念成功,就會擴充到別的網站。MassLive.com 目前有六位民眾網誌作家,NJ.com 僅有一位。
少數的社區成員,被邀約持續寫作個人專精的內容,放到網誌的區域。Advance 並不主持網誌,僅是選擇有能力寫作的人來加入其網站,重點在加強 MassLive.com 與 NJ.com 的深入報導,同時供給讀者更地方性與個人化的意見。
民眾網誌由總裁與創作總監 Jeff Javis 主持,另由一批同事支援,每人都抽出一部份時間,來構思如何從民眾網誌這個概念,推演出好的營運模型。Javis 他自己也是網誌的作者之一,主要報導媒體事宜,偶爾也跨界到如食品的領域。他說從寫作中獲取了不少網誌知識,對網誌現象更加了解。MassLive.com 現在有六個網誌,正在擴充,這是 Javis 的主要實驗場地。
一點背景
了解一下 Advance 的民眾網誌從何而來,值得一提:從成功的討論區,到這家公司全力支援網誌,Javis 指出 Advance 較任何新聞網站都更注重與讀者互動。Advance 的討論區,就佔了上網人次的四分之一,內容也成為讀者重要的參考資料。
你可以把民眾網誌看成是網上討論區,讓社區裏的一員有發表他意見的園地,但仍與網上討論區類似,Javis 指出他的網站體育論壇,就經常由網誌參與者提供新聞。
Javis 認為社區網誌,可以提升新聞機構在當地的動能,一群受鼓勵的社區成員,自願的把他們所知、所關心的事寫出來,寫這些事往往是新聞機構無力負擔的。
Javis 說,民眾網誌與討論區不同,網誌作者必要作個人的約束,來確保內容的恰當,即使他沒受過專業新聞訓練,也要維持一定的水平。
偏坦的新聞?
民眾自行報導的明顯問題,是他們有自己的立場。寫市政報導的人可能是右派,所以反對全部左派議員的提案。Javis 認為讀者會知道寫稿人的立場,也知道這與新聞專業平衡報導有所區別,所以新聞機構不必用一般方式對待民眾網誌。
如果一位網誌作者報導與專業記者同一則新聞,一般的讀者可以專業記者為真實的報導,同時也可以從網誌獲得不同觀點的意見。
Javis 認為這種人的自然天性,會讓新聞網站做得更好,對社區而言,民眾網誌可能是大家相互熟識的管道,大家更願意閱讀,是因為作者都是朋友或是熟識的人。
不編輯、沒稿費
一件有趣,也許違反傳統的事,是民眾網誌的內容不作編輯。與網上討論區相同,可以任意表達,沒有專業的編輯人員來修改,也沒有正式的教人寫作的訓練。
目前僅有幾個民眾網誌上線,網站編輯很容易注意內容的適當性,看到不恰當的言論,可要求作者更改或刪除,但如果發展快速、有幾十個民眾網誌同時上線,由編輯來把關就不實際了。
Javis 注意到一件事,就是網上討論區是由讀者提報問題,由團體自己來檢驗內容。例如 Advance 的編輯部門接到讀者報告說那裏有不當言詞,就會去檢查,如果屬實就會將其刪除。民眾網誌也採用相同的作法。
民眾網誌的作者不支稿費,所以編輯對內容沒不負律責任,網誌作者的報償,也就是給他發表的園地、與廣的大讀者群。在特別場合,也許有少數作者獲得金錢報酬。
自給自足
民眾網誌如能成功,是因為低成本的營運模式。在花費上,極為節省,使用價格合理的 Movable Type 網誌軟體,也不佔用編輯人力修改,大部份人力都花在尋妥當地的網誌作者,與廣告主來支援這一活動。
Javis 看了Google AdWords 的模式,廣告自動登出,當地的商家也因為價廉與特定的讀者群,而樂於刊登廣告。例如當地一家體育用品店,可以在體育網誌刊登廣告,來資助這個網誌的成長。
像 Google AdWords 那樣的做法能成為主要營收嗎?可能也不可能,但Javis 認為這是一個機會對 Advance 其他型態廣告的促銷,像是網站、印刷、有線電視等。
還記得 KOZ 嗎?
如果你留意線上新聞夠久了,就會覺得自己是個老手,回塑到 1999 年代,「社區出版」正是熱門話題,像 KOZ 一類的公司,發展掛在新聞網站下的小型社區網站系統。這個構想未能實現,KOZ 也在網路泡沫中消失。
Advance 的民眾網誌與 KOZ 類似,但也許不完全相同,Javis 作以下的解釋:
-
Advance 花耗了一些時日來滋養論壇功能,現在已成為活躍的社群,每天有上百萬的網頁被下載,証實了網上社團的形成。KOZ 在當時可能太先進了,現在則正是時機。
-
今天的工具比以前簡單,也正因為簡單,才激發起網誌革命,使網誌的發展與維護變得簡單快捷,當年的 KOZ 則是另一種動物。
-
KOZ 是機構傾向,像社區的教會或其他團體,把機構的消息放到網站上給大家看。Advance 的民眾網誌則是將個人的看法在網上發表,所以著重的是個人,而非團體。
警語
Advance 的作法是首創,類似的建置如 Lawrence.com 已有不少了,那些是否走的太快了,還是 Advance 自己形成另一潮流。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新聞學院主任 Paul Grabowicz 認為這樣的作法對媒體有很大的好處,讓媒體把讀者找回到一個屋簷之下,當新聞媒體,在數位時代發展之際,讀者參與、而不僅是資料的接收者,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這是說,他對開放給大眾漫無管制的新聞媒體,有幾句警語:民眾網誌僅能用作增加已經做了的事,否則會面臨過份依賴民眾網誌、而捨去專業。
社區出版在 90 年代來雖是個好主意,卻未成功,但這次可行走對了路。
|